12月10日下午,惠州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十二届实践创新项目征选活动终审大会在惠州学院举行。经过初审、复审进入终审的10个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汇报并接受评委提问,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6个。
自2013年以来,我市连续12年开展基层治理实践创新十大项目征选活动,为推动全市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优化完善、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撑和参考借鉴。本届征选活动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联合举办,惠州学院承办,市社科联协办。通过组织机构、评审规则、征选项目类别创新和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促进项目成果转化等举措,进一步擦亮惠州基层社会治理亮点品牌,持续扩大基层治理创新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探索惠州特色社会治理新路径,推动惠州社会工作更上新台阶。
12月10日下午,惠州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十二届实践创新项目征选活动终审大会在惠州学院举行,项目代表在现场进行展示汇报并接受评委提问。
展示汇报
10个项目同台PK ,亮出基层治理实招新招
“江南街道祝屋巷是个老旧社区,我们通过强化党建引领一核心、建立‘一体化’联动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的‘三个一’治理模式,探索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新路径……”
“我们坚持‘先把服务做进去、再把作用带出来’的理念,加强党建引领,让更多‘两新’群体从基层服务对象变为基层治理力量……”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乡村治理,我们以组建实体公司为突破,探索出具有墨园特色的‘党支部+强村公司+强村合伙人’的整村运营发展机制……”
在当天的终审大会上,10个入选项目的代表同台PK,通过PPT展示、现场汇报、播放视频等形式,以创新理念、生动案例、具体举措展现项目在基层治理方面的实践探索和成效经验,并现场回答评委的提问。11位来自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组,现场进行评分,按综合评分高低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惠城区江南街道党工委申报的《江南街道祝屋巷社区“三个一”治理模式》获得一等奖。
“参与本次评选活动,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和视野,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基层治理面临的问题和焦点,增强了做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江南街道党工委委员陈龙威说,下来江南街道将持续完善“三个一”治理模式,做实做细城市小区党建、“党员回家、服务万家”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位推动现代小区、未来社区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带动多元共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此次征选活动于今年10月启动,共收到申报项目181个,其中社会治理类72个,社会服务类109个。通过初审的30个项目按复审得分高低,排名21至30的纳入“基层治理观察项目”范畴,排名11至20的项目获得“入围奖”,排名前10的进入终审。
“进入终审的10个项目非常精彩、各有亮点,都基于实际需求和问题导向来进行创新探索,找准了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问题,体现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特点。”深圳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会长李晓凤点评终审大会项目情况说,“这次征选活动,通过展示、交流、学习和评比,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未来要推动成熟的项目做好成果转化,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可视化的产品和“工具包”进行推广。”
12月10日下午,惠州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十二届实践创新项目征选活动终审大会在惠州学院举行,项目代表在现场进行展示汇报并接受评委提问。
示范带动
做好“后半篇文章”,加强项目培育促进成果转化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已连续 12 年组织开展“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项目”征选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参与,撬动各种资源力量,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同时着眼疏通社会治理痛点堵点,孵化了“四民主工作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等社会治理创新品牌,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生动局面。
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陈裕瑾介绍,今年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十二届实践创新项目征选活动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和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本届征选活动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联合主办,惠州学院承办,新增了市社科联这一协办单位,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完善我市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本届征选活动优先征选各地正在实施的引领性强、示范性强、实践性强和认同度高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创新项目,项目类别涵盖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两大领域。征选活动设评审委员会,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和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代表、媒体代表、群众代表(行业组织负责人、爱心企业负责人、志愿者代表)等组成,对征选项目进行综合评定。评审委员会成员来源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合理,更好汇聚民智,体现民意。
“开展实践创新项目征选活动不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关键是要做好‘后半篇文章’。”陈裕瑾表示,接下来要持续加强跟踪培育,重点抓好项目的后期实施和示范带动,将成熟经验上升为制度举措予以推广,更好服务惠州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了解到,本届征选活动对具有创新性、推广价值、社会预期效益明显的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建立专项资金引领和孵化工作机制。其中获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创新项目一、二、三等奖的,每个项目分别给予培育经费10万元、6万元和4万元;获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践创新项目入围奖的,每个项目给予培育经费6000元。
同时,建立职责清晰的指导机制,加强对项目运行机制、方法举措、工作成果的观察研究和梳理分析,形成系列综合性分析报告(汇编)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关链接】
2024年惠州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第十二届实践创新项目征选活动
获奖名单
一等奖项目
江南街道祝屋巷“三个一”治理模式 探索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新路径(中共惠州市惠城区江南街道工作委员会)
二等奖项目
1.检护青春、伴“鲤”同行——以法治之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龙门县人民检察院)
2.为“新”护“新”暖“新”心社区服务心连“新”——新惠社区关爱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项目(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街道新惠社区居民委员会)
3.深化强村公司整村运营机制,探索乡村治理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路径(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墨园村民委员会)
三等奖项目
1.党建引领 打造全员专业志愿服务队 助力惠州基层应急救护能力现代化(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创新 “1+3+N”结对帮教机制 探索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治理新路径(惠东县公安局)
3.管好“小公章” 消除“大矛盾”写好基层治理“大文章”(博罗县杨侨镇人民政府)
4.惠州喜憨儿洗车中心——心智障碍群体就业梦工厂(惠州市惠城区慧家喜憨儿成长关爱中心)
5.多元共解:构建诉仲调“三位一体”一站式化解纠纷机制 (惠州市惠融国际商事调解中心)
6.“惠云眼”市域无人机低空应用赋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惠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文/图:惠报全媒体记者香金群
一审:方莲花 二审:韩树峰 三审:卢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