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突出预算绩效管理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安徽省安庆市财政局出台《安庆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坚持以结果应用为导向,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刚性约束,更加突出“细”“严”“实”,着力提升安庆市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从“细”处谋划,分类分档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为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安庆市财政局制定新的结果应用细则。结合工作实际,将被评价项目细分为3类(经常性项目、一次性项目、跨年度实施项目);将评分等级细化至4档(优、良、中、差),并对应10种具体情形。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考虑资金实际需求、项目轻重缓急、绩效评价情况等,有效解决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一刀切”“打折扣”等问题。分类分档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为“优”的项目,在安排下一年度预算时优先保障;对评价结果为“良”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算支出额度,打破支出固化格局。着重细化量化指标,突出量化挂钩要求,对评价结果为“中”“差”的经常性项目,原则上按照不低于5%至10%的比例压减下一年度项目预算,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可操作性,更加具有公信力。
从“严”中管控,以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打破支出固化思维——
2024年,安庆市财政局共组织实施15项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包括:1个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2个部门整体绩效评价以及12个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2025年预算安排挂钩,评分等级为“优”的项目1个,占比6.7%。市财政局在安排市人社局工伤保险基金管理项目2025年预算时优先保障。评分等级为“良”的9个,占比60%,分别是:1个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怀宁县)和2个部门整体(市司法局、安庆医药高等专科院校),在安排2025年部门预算或对下转移支付资金时给予倾斜;6个部门项目(3个经常性项目、2个跨年度项目、1个一次性项目),在安排预算时参考予以继续支持,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支持额度,既解决支出固化问题,又解决因其他因素(如增加面积、人口等客观因素)导致下一年度预算增加问题。对于评分等级为“中”的5个项目(占比33.3%),压减1个经常性项目2025年预算的5.4%,3个一次性项目和1个跨年度项目在安排该部门(单位)新增同类项目资金时,从严从紧考虑,并强化项目的前期论证、资金测算和综合分析,如采取暂停发行项目后续专项债资金需求4000万元或暂停下一年度部门项目资金安排300万元。
从“实”里着力,将绩效评价结果嵌入政府治理系统——
2024年,安庆市组织实施的重点绩效评价共发现86个问题,按照修订后的《安庆市市级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办法》要求,安庆市财政局将问题反馈至主管部门(单位)要求限时整改报送,推进形成“绩效管理—结果反馈—问题整改—整改反馈”机制,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加快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打破部门(单位)惯有的“不争取财政资金工作就没有含金量”的观念,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市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工作挂钩,与人大监督、审计监督意见建议协同,形成有效闭环管理。压实预算部门(单位)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低效必问责”,明确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于政策安排、预算调整、信息公开等,避免部门(单位)政策执行时变形走样、打折扣,切实提升预算部门(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和履职能力,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