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湟源县委党校立足县情实际,突出“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从严治校”,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完善干训“三个机制”,突出师资建设“三种方式”,明晰科研咨政“三项流程”,不断丰富授课形式,激励教师担当作为,提升教师履职能力。
完善课程设置机制、课题研发机制和学员管理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创新运用“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授课+拓展训练+交流讨论”培训新模式,综合运用灌输式、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新方式,“串珠成链”优化现场教学培训新路线,提高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以“堂堂都是精品课”为目标,开发案例课《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以湟源县池汉村为例》,不断丰富授课形式。规范跟班管理制度,重点强化学员自主管理意识,大力推动班委参与班级管理,建立临时党支部(含班委)为主体、带班教师作指导的学员自主管理模式。
突出师资建设能力培养要“宽”、实践锻炼要“实”、兼职教师选配要“强”,实施导师传帮“带”,帮助年轻教师破解备课授课难题,孵化精品课程,加快年轻教师成长速度。坚持学在深处多形式提升师资素养,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业务培训和教学研讨等活动,拓宽党校教师学术视野和知识领域。制定印发竞聘上岗工作方案和《教师外出讲课制度》等,激励教师担当作为,提升教师履职能力。同时,通过参加说课试讲、宣讲大赛、主题宣讲、党校课堂,精品课比赛等,帮助教师提升授课水平。邀请专家学者到县委党校授课,并结合“领导干部上讲台”,优选县直部门、乡镇党政领导、优秀乡土人才等纳入兼职教师师资库。目前共有兼职教师34人。
此外,建立“高级讲师带头,业务科室领衔,全体教师参与”的科研机制,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选题,明晰科研目标和科研任务。今年以来,获省行政管理学会、全省党校系统联盟、西宁市社科联立项课题4个,成为市区党校内唯一省市级课题均有立项的基层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