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财险”)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作为金融央企,公司重点推动科技保险、绿色保险、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建立金融五篇大文章定期追踪、月度报告、季度审议机制,深化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创新发展科技保险
1月25日,4架无人机装载着黄金珠宝和鉴定证书在200米低空双向飞行了12.6公里,12分钟后,安全降落在深圳市罗湖区水贝珠宝市场和龙岗区国际珠宝产业园。这是深圳市首条黄金珠宝低空运输航线的首飞,此次成功首飞代表着由太平财险独家承保的全国首例黄金珠宝无人机货运险正式落地生效。
一次助力科技创新的探索尝试,是太平财险创新发展科技保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太平财险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各阶段客户需求开展调研,累计开发科技企业、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5大板块30余款科技保险产品。今年以来,该公司创新推出数据资产损失费用保险、信息技术服务责任保险,保险产品服务不断丰富。
与此同时,太平财险积极探索科技保险发展的新模式。例如,积极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保险试点,联合复旦大学申报的《车联网网络安全保险服务方案》入围企业类方案典型目录,联合中再产险申报的《软件质量责任保险试点方案》入围产品服务类方案典型目录;入围宁波网络安全保险项目,积极推广“网安保”业务;落地并复制推广知识产权保险“丽水模式”,推动专利转化专项资金运用到知识产权保险保障,深化专业化、多层次科技保险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保险
在大力发展绿色保险的实践中,太平财险以创新为动力,服务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例如,落地全国首单政策性海水养殖海洋碳汇指数保险、林业碳汇指数损失组合保险、粤港澳大湾区首单碳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同时,发挥中国太平集团的国际化优势,合作承保印尼雅万高铁运营期财产险,独家承保印尼爪哇7号和南苏电站、哈萨克斯坦风电等运营期项目,共保乌兹别克斯坦500MW光伏项目,支持“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
截至2024年7月,太平财险今年以来共提供绿色保险风险保障1.8万亿元,同比增长31.9%,绿色保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1%。
据介绍,在助力减碳增绿方面,太平财险也进行了大量探索。例如,成立新能源车险工作小组,引入大数据动态因子,加强公司化直拓直营,新能源车险定价、销售、理赔、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稳健发展环境、社会、治理(ESG)风险保险,扩大安全生产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覆盖面,积极开展浙江舟山、环渤海等区域船舶污染责任险业务,助力可持续发展;提升绿色产业保障水平,截至7月,太平财险涉及地铁等绿色交通业务的保费规模是去年同期的4.2倍,涉及水力发电产业的保费规模同比翻番,涉及生态林业的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3.4%。
广泛发展普惠保险
今年3月,太平财险湖北分公司在荆门钟祥市召开“油菜种植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启动会,宣布进一步深化农业保险创新发展成效,用好用活现代金融支农创新项目补贴资金,打造“政策性油菜期货收入保险”模式,为地方油菜种植农户提供“产量+价格”双重保险。
建设农业保险高质量服务体系,是太平财险发展普惠保险的重要方面之一。以提升农业保险专业能力、服务水平为目的,太平财险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遴选招投标攻坚战。截至今年7月,太平财险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64.9%,三大粮食作物保险保费规模同比增长42.6%。
着力提供广覆盖、易触达、低门槛、高保障的普惠保险产品和服务,是太平财险发展普惠保险的目标。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太平财险上线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的小微企业标准化产品,开发了四川“餐饮无忧”、上海“沪业保”等地方特色产品。截至今年7月,太平财险承保小微企业数量同比上升16.1%。与此同时,聚焦物业管理、汽车修理保养、餐饮服务等重点行业,太平财险推广小微企业从业人员团体人身险“六保”产品,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32%。
在民生保障方面,截至今年7月,太平财险社会保障类保险承保近亿人,大病保险、补充医疗、惠民保等项目为4000余万人提供政策性健康险服务;提供老年人意外健康保险保障6382亿元。
太平财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保险服务,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