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在AR中“浴火重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德加 2024-09-13 11:09:18

每座城市中总有一些建筑,在忠实记录城市沧桑变化的同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独有的文化地标。在巴黎这座“光之城”的心脏地带,矗立了860余年的巴黎圣母院,早已成为法国宗教、政治与民众生活的交汇点,见证了无数重要历史时刻而成为著名文化地标和世界文化遗产。


展览海报


2019年4月,巴黎圣母院尖顶在火光中轰然倒塌,令无数人为之惋惜悲痛。随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建筑师、修复专家、机构和企业投身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共同为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浴火重生”贡献力量。在巴黎圣母院即将完成重建、重新对外开放之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修复机构、法国欧莱雅集团及法国Histovery公司共同呈现的“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于9月12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遴选四件巴黎圣母院的石质文物,借助雕塑模型,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实体与数字技术融合,为观众讲述巴黎圣母院的故事。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巴黎圣母院这座哥特式大教堂始建于1163年,不仅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还是法国首都最具历史与象征意义的建筑之一。其独特的建筑特点,如拱廊承重、飞扶壁、尖顶与尖拱设计,彰显了哥特式建筑的魅力;其彩色玻璃窗更是为教堂内部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高耸的尖塔与宽敞的内部空间,营造出宏伟壮观的气势与一份神秘感,同时也闪烁着建筑师的智慧之光。除了建筑艺术,巴黎圣母院的雕塑、绘画及内部珍藏的艺术品也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而本次展览特别展出四件来自巴黎圣母院的雕塑原件,其中包括首次跨出国门的著名的石像怪与滴水嘴兽。


滴水嘴兽 19 世纪 原位置位于圣母院南侧耳堂西面 摄影:陈拓 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巴黎圣母院的滴水嘴兽最初用于雨水排放系统,将雨水引导远离外墙底部的位置排出。19世纪中期圣母院修复时,雕刻了200多尊形态各异的滴水嘴兽。这尊于19世纪制作的滴水嘴兽来自南侧耳堂西面。因损毁严重,在目前的修复工程中被移除并替换。


哥特式柱头 13 世纪早期 原位置位于圣母院中堂拱廊圆柱上方 摄影:陈拓 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12世纪末唱诗堂竣工后,中堂于13世纪初完成,该柱头便位于中堂拱廊上方。风格融合叶形、钩形及茛苕叶纹等元素,灵感源自古希腊的科林斯柱式,巴黎圣母院也因千余种柱头形态而更加独特。


展览借助特制平板设备,从2019年巴黎圣母院的意外失火开始,引导观众扫码感受和观看巴黎圣母院的建造、玫瑰花窗的特点、1225年的“森林”屋架、1804年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天才建筑师欧仁·维奥莱-勒-杜克的全面修复、1857年打造的尖顶……感受其数百年的变迁与故事,观众还可以在平板设备上与致力于大教堂保护和复原工作的专家和工匠“面对面”。


石像怪 19 世纪 原位置位于圣母院南侧山墙 摄影:陈拓 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对巴黎圣母院上部进行了个性化设计,从古代神话和中世纪传说中汲取灵感,用52尊石像怪装饰塔楼,构建生动的寓言动物图鉴。2023年,这尊石像怪在修复时被移除并对其进行修补,以此为模型制作的复制件已安装在圣母院上。


植物状头像 19 世纪 原位置位于圣母院南侧山墙 摄影:陈拓 供图: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19世纪中期修复工程中,建筑师维奥菜-勒-杜克全面重建了南侧山墙。这尊植物状头像雕像融合了哥特式风格与古典艺术元素,体现了维奥菜-勒-杜克对折衷主义的偏爱。雕像的构图细节精准,显示了这位法国建筑师早期深厚的绘画功底。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