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能听到家长抱怨孩子总爱乱花钱,但是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00后”和“10后”的孩子们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以我市大学生群体为例,他们虽然会去花个几十块钱买杯奶茶,但生活中在消费上不仅“货比三家”,还经常组团找“平替”。
鞍山师范学院学生小张告诉记者,为情绪买单可以说是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即这个东西我觉得“值得”,那我愿意买,在这份消费中,不仅有商品本身的价值,更有一种文化和情绪价值在里面。“‘有钱难买我乐意’在我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无脑消费,我们也会去探求同品质条件下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实现消费节约与合理化并存。”小张给记者举例子,“咖啡一杯30元,说买就买,但是上超市想让我买个袋子,这钱我绝对不花,每次我都会自己带环保袋去,省钱又结实;再比如,逛街看好了哪件衣服,我也会习惯性地上网搜一搜,同品牌或者同款式之间再次进行筛选,从而拿下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记者了解到,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平替”一词已成为热门话题。学生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积极分享自己的“平替”心得,涵盖了从日常用品、学习资料到服饰鞋帽、电子产品等各个方面。例如,许多学生在选购书籍时,会选择二手书或电子书作为新书的“平替”;对于某些大品牌的护肤品、化妆品,学生党们也热衷于不断对比,从中找到功效最为相近的“平替”国货。这本身就是一个和志同道合的人探寻和交流的过程,不仅会从中得到快乐,还能实实在在地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老师们对此也表示,大学生寻找“平替”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在消费中的独立思考和理财意识的提升。这种消费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也为他们未来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趋势也促使市场上涌现出一批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和服务的新兴企业。它们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创新的商业模式,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