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雷雨天气多发!气象专家支招如何科学防雷 | 鞍山新闻网


时值盛夏,我市也进入一年当中雷雨天气多发时节。面对雷电,市民该如何科学防雷?记者采访了市气象局减灾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朱宇,请专家支招科学防雷,守护安全。



朱宇介绍,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特征,一旦被击中,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由于水汽输送、热力条件、环流背景和地形等因素与雷电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着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所以每年汛期也是雷电的高发时期。农田、开阔地、水域等环境发生雷击灾害的比例较高,上述区域往往地势平坦,相对而言人体位置较高,人在其中更容易被雷电击中。此外,山区雷暴也较多发。



朱宇强调,提高防雷意识,室内、室外环境要双管齐下。家庭防雷方面,要安装保护设备,家庭用电设备应安装防雷保护器,防止雷电通过电网进入家庭。规避危险环境,雷雨天气时,避免使用非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如电视、电脑等。同时,尽量避免在雷雨天气洗澡或接触水源。雷雨天气时,应关闭门窗,防止雷电直接击入室内。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应当避免在山顶、高楼等高处活动,以防雷电直接袭击。尽快寻找避雷场所,如带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山洞等,同时避免使用金属物品,如雨伞、铁杆等,以防引雷。



此外,朱宇还提醒公众,雷电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击中造成伤害,还可以通过电磁感应、电波侵入等方式对人体和设备造成损害。同时,避雷针只是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直接伤害,但并不能完全避免雷电伤害。因此,还需要采取其他防雷措施来保障安全。


防雷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朱宇提醒,应该加强防雷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提高防雷意识。通过安装保护设备、规避危险环境、关注预警信息等措施,减少雷电伤害的风险,同时纠正防雷认识上的误区和错误观念,共筑防雷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