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悟“国之大者” 奋力书写养老金融太平篇章
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4-06-29 17:49:2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兴衰,金融有责。金融胸怀“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强调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为我们从养老金融视角准确理解和把握“国之大者”提供了权威导读,诠释了养老金融列入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深厚意蕴、深远谋略。作为中管金融央企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专业性养老保险经营机构,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养老”)党委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学思践悟、实干笃行,着力探索实践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太平样本,奋力书写太平篇章。
       一、深刻领会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重大意义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1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4%。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精心谋划、统筹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强调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有针对性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养老金融在应对老龄化中紧密联结着资金端、服务端、产业端,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策源地”。养老金融的发展质效,既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晚年生活,也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既关系到应对老龄化所需的新质生产力支撑、银发经济中蕴藏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也关系到老龄化时代对新型生产关系的影响。同时,老龄化应对是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也是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还有利于构建和共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更加生动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
      二、准确把握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太平养老党委聚焦商业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着力从养老的资金管理、服务供给、产业支持三个维度,理解把握养老金融的实践要求。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要着力增强养老备老的资金储备。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富先老”“未备而老”等特征,特别是养老资金储备还面临着结构失衡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枝独大”,而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承担的补充保障发育不够。近年来,太平养老党委扎实推动企业年金业务推广、促进扩大覆盖范围,全面参与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业务试点,积极为国企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等,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养老备老资金储备。截至2023年末,公司管理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各类养老金资产规模超过5400亿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快速发展,其中商业养老金参与试点一年来,截至2024年5月末已为15万余名群众积累养老资金超过80亿元。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要着力丰富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老年人群普遍面临健康原因特别是重大疾病、慢病等导致的大额支出、持续支出对养老金的侵蚀;同时,由于自理能力减弱,还可能面临日常照料、康复护理等失能照护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太平养老党委围绕养老准备的多样化需求,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加大保险产品创新和服务推广,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个人税优健康保险、城市定制型普惠商业医疗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政策性业务经办,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养老备老的全生命周期风险保障。其中,公司长护险累计经办项目37个,覆盖12省约2600万人,有效改善了失能老人的生活品质和缓解了“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问题,助力打造了长护险“南通模式”等典型样本,构建了长护险市场化经办的“太平方案”。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要着力加大对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金融惠民导向,为社会事业发展拓展融资渠道。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养老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既是惠民的社会事业,更是经济发展最具确定性的“朝阳行业”之一;既为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蓝海,也为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科技创新提供了具备强大市场潜力的应用场景,蕴藏着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太平养老党委坚持保险端、投资端双向发力,有效服务养老产业发展,在积极通过权益、债券等资本市场为各类涉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通过长护险经办促进了当地居家服务、护理机构、辅具租售等行业发展,助力提供就业机会。其中,公司参与经办的南通长护险项目自实施以来,全市定点服务机构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至约350家,带动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吸收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
      三、奋力书写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太平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系统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太平养老党委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集团党委有关安排,推动公司系统上下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养老主业、加强工作协同,落准落细务实举措,奋力书写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太平篇章。一是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以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养老金和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作用,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促进企业年金、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制度扩面,拓展服务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养老保障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注重加强发展谋划的全局性、整体性。坚持系统观念,注重将养老保险产品创新与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所需的多样化服务相结合,与集团医康养生态圈建设相联动,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注重将养老资金管理与服务养老产业融资需求相结合,强化风险管控、投放优质标的,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与助力养老产业发展的互利双赢。三是着力突出业务经营的专业性、实效性。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对养老金融的前瞻研究、全域研究,充分发挥专业作用、功能优势和经营特色,以模式创新、科技创新赋能社会治理、惠及民生改善,为养老金融“健全体系、增进福祉”提供商业保险专业化解决方案。持续增强公司专业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通过专业、创新的价值体现、价值认同,提升公司经营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构建具有太平特色、商业可持续的养老金融经营模式。(作者系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