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现场丨改良土壤!为保产增收配“良方” | 鞍山新闻网


芒种时节,在台安县西佛镇龙家村种植户董庆峰家的田地里,沈阳杉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推广员正在查看作物长势,测试土壤酸碱度,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有效消除土地药害,保产增收。

原来,两年前,董庆峰种植了20多亩地瓜,但次年改种花生时却发现作物叶片稀疏泛黄、长势很差。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董庆锋请来了杉农科技公司的农业技术推广员卜野为土地“听诊把脉”,发现地块存在严重的农药残留问题。找到“病根”后,董庆峰采用杉农科技公司提出的平衡植物营养土壤改良技术,将一种新型植物肥投入土地,做到因地施治,使他种植的花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个技术灵不灵,只有试了才知道。今年我不仅种植了花生,还有大葱、小麦,在农业技术的指导下,各类作物的长势都有起色。”董庆峰高兴地说。

无独有偶。在台安县西佛镇水稻试验田间,记者行走在垄上看到,同期种植的两块水田长势截然不同,实施了土壤改良技术的地块水稻长势茂盛,稻条浓密紧凑,另一块普通稻田内的稻苗则十分稀疏。

同样,从土壤改良技术中受益的还有达牛镇金家村种植户杨宝付:“今年种植的玉米根系壮、抗倒伏、叶面宽,和附近的玉米地一比,已经高出了一块头,有了土壤改良肥的帮助,今年丰收有信心。”

除粮食作物外,平衡植物营养土壤改良技术对大棚经济作物种植同样成效显著。新开河镇雷屯村大棚西瓜种植户李营告诉记者,今年她家用了植物营养肥,西瓜的叶片大了,瓜瓤变得更实,和同样大小的普通种植方法产出的西瓜相比,分量更重,今年一上市就卖出了好口碑。

对于广大种植户来说,保质高产、增效增收才是硬道理。农资产品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命门”,效果永远是最有效的说服力。“两年前,企业推广技术和产品很难,但随着大家看到了实效,都大胆尝试,经常是一户带动一个村。目前,企业的土壤改良技术和产品已经在省内外广泛应用,成功经验不胜枚举。”卜野说。

据了解,杉农科技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沈阳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孵化出来的服务平台,企业研发的平衡植物营养土壤改良技术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省内外的“三农”生产事业。公司负责人赵占彬说:“这项技术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施入,抑制土壤中有害细菌繁殖,增加土壤通透性,溶磷解钾。相信先进技术的实施、优效产品的应用,必将有效加强对黑土地的保护,夯实粮食产能根基,推进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