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乐之美辉映精神之光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主讲“乐咏中华”音乐党课进敦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晓倩 2024-05-30 14:53:47

为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受中共酒泉市委邀请,在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的带领下,学校师生一行于5月27日至29日赴甘肃省敦煌市开展了“乐咏中华”音乐党课活动,在丰厚的文化土壤中,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感受“丝路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深思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现代价值,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乐咏中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党课进敦煌”海报


5月28日19:30,此行最重要的活动“乐咏中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党课进敦煌”在敦煌大剧院隆重上演,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作为主讲人,带领学校师生以讲演结合的形式,为听众带来了一堂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的红色思想洗礼。于红梅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文艺的人民立场,紧密用音乐的语言融合文字的力量,采用讲演结合的方式,用13首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诠释“中国精神”“人民至上”“守正创新”“民族复兴”四个主题,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以及实践要求,用音乐的力量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担当,讲述一个个荡气回肠的中国故事。在历史、文化与音乐的交织中,于红梅试图以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双重身份,通过对创作者的理解、对音乐作品的体悟、对时代的把握,循着历史的足迹,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于红梅    摄影:邸思木雅


一脉承古今:传“中国精神”的本色


在“中国精神”这一响亮的开篇中,于红梅通过5首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带领听众一同感悟百年旋律所诠释的中国精神,而音乐的发展正是包含在了历史折叠的光影中,蕴含在时代深处的一呼一吸中。一首民乐合奏《光明行》为“乐咏中华”拉开了帷幕。中国气派进行曲的魅力在二胡、笛子、笙、琵琶、扬琴、中阮、打击乐等不同民族乐器的合奏下,更显铿锵有力。于红梅讲道:“1930年前后,正值中国革命走向低潮的时期,音乐家刘天华目睹国乐沉沦,成立‘国乐改进社’,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正是被称为改良派的刘天华,在面对西方长驱直入时发出的呐喊,改变了二胡原有的形象,极大拓宽了二胡的表现世界,更是用音乐的语言响应了蔡元培先生“走向光明”的澎湃之声。同样一曲《光明行》,从近百年前的二胡独奏到今日的民乐合奏,其寓意已然不仅仅是演奏形式的变化,如今,我们已无需在家恨国耻中浴血奋战,以文化救国的方式“扬弃黑暗”,而是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而在这音乐生命的深处,屹立不倒的始终是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


民乐合奏《光明行》    摄影:邸思木雅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钢琴协奏曲《黄河》早在数十年前便以磅礴的气势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于红梅首先为大家介绍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思想价值:“1939年春天,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黄河为中华民族象征,创作了民族交响史诗《黄河大合唱》,从延安窑洞传遍世界,激励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奋起抗争,保卫祖国。1969年,音乐家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等人将《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黄河钢琴协奏曲》。用乐声再现了黄河奔涌向前、永不屈服的生命力,诠释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民族魂’。”在钢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党总支书记刘兴辰的指尖下,乐曲开始处如疾风骤雨般的琶音,瞬间“灌满”了整个剧院,刘兴辰手中的《黄河》虽没有乐队的协奏,恢弘气势自会稍显单薄,但情感的充沛导致力量感丝毫不减,指尖流淌出的旋律酣畅淋漓。狂风巨浪、殊死搏斗、胜利曙光,在“一浪高于一浪”的琴声中,将所有人凝聚在了一起。览百川之洪壮兮,莫尚美于黄河。在缓慢庄严的旋律中,《黄河颂》仿佛一曲深沉的“咏叹调”,带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缓缓浮现于众人眼前,将绽放于黄河的文明娓娓道来。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斗志昂扬的进行曲迎来了末乐章《保卫黄河》,音乐展开了一幅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壮烈画面。随之而来的是不断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发展,引出了《东方红》的曲调,随之将整首乐曲的情绪推到最高潮,以恢宏气势的胜利高潮,终结全曲。


钢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党总支书记刘兴辰演奏《黄河钢琴协奏曲》   摄影:邸思木雅


“百年来,我们的文艺创作涌现出诸多以反映、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展现中国青年革命精神与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20世纪70年代,我们敬重、熟悉的三位央音前辈,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根据两位蒙古族小姑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公社羊群的真实事迹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就是其中的典范。”于红梅满含深情地讲道。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章红艳带来了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草原小姐妹》。第一乐章主题清新活泼、节奏轻松活跃、旋律明朗欢快,在原丁的伴奏下,章红艳的演奏轻松自然洒脱,琵琶的音色、力度等丰富音效在娴熟的技巧下了然于心,浮现于旋律之上的正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秀丽风光和少年欢歌起舞、天真烂漫的可爱形象。第四乐章在琵琶演绎出的如歌旋律中,更显深情,旋律的起伏充满温度,两姐妹对党的真挚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章红艳演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摄影:邸思木雅


“爱国,这一常写常新的主题,在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演奏家的艺术创作中,焕发着夺目的光彩。”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孙媛媛带来深情的女声独唱《祖国,我的最爱》,热情洋溢、浩然大气地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乐曲开头部分以叙事的口吻娓娓道来,在孙媛媛的演唱中,情感的表达浓淡相宜、不急不躁。其实,情真意切并非要用大量情绪用力堆砌,柔情的音色一样能够表达浓重的色彩,歌曲的层次感也正是在这样的张弛有度中充分表达了出来。


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孙媛媛演唱《祖国,我的最爱》    摄影:邸思木雅


于红梅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个着力”,引出了“中国精神”这一幕的最后一首作品——男女声二重唱《领航》,歌曲以振奋、激昂的情绪,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风雨兼程、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孙媛媛和陈楚骁以绚丽的音乐技巧、丰富的感情层次、波澜壮阔的情感表达,将对党和国家的深切热爱和深情赞美高亢地抒发出来。


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孙媛媛和陈楚骁演出男女声二重唱《领航》    摄影:邸思木雅


一曲颂今朝:守“人民至上”的暖色


“数千年来,中国百姓饮四渎水、行五岳间、披日月星、读风雅颂,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亿万人民丰富多彩的劳作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沃土。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深入人民、扎根生活,创作了一系列描绘中国山河之美,融汇民族地域风情的佳作。”于红梅指出,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和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时隔72年,为人民服务的主题一脉相承。音乐要热情回应人民的精神需求,回答时代迫切的提问,提供走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琥珀四重奏演奏《中国民歌组曲》    摄影:邸思木雅


将西方乐器的声音进行开掘,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采撷、想象和表达中去寻找新的音响,这是贯通中西、融汇自我。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郭文景以民歌为素材创作的《中国民歌组曲》在琥珀四重奏的精彩演绎下,赋予了民间音乐更深层次的韵味和含义,浓墨重彩地描画出来极富有想象力的声音。弦乐器在作曲家的笔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幻化成用弦乐描摹民族文化的影像,传达了别样的文化气息。不论是将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蒙古族民歌《牧歌》以及《嘎达梅林》的旋律作为素材,还是生动有趣地以弦乐器的弓杆击弦、拨弦、敲击琴板、跺脚等特殊的演奏手法,生动描绘苗族飞歌极富感染力的舞蹈,不论是饱含深情的赞美诗,还是大气豪迈的藏蒙音乐,西方的弦乐器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为一体,高超的演奏水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的意境,更是带来了更多丰富的联想。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演唱《今朝》    摄影:邸思木雅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演唱《花儿与少年》    摄影:邸思木雅


随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合唱团以两首风格不同的作品将音乐党课推向了又一个高潮。于红梅向观众介绍了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小虎创作的《今朝》,用简洁的语言将创作背景、现实意义、音乐表达等传达给了在场观众。“今朝多美好,伟大的新时代知道!明朝多美好,壮丽的共和国知道!”《今朝》旋律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却不失深情柔美,在大气的歌声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宏伟画面浮现于眼前。相比起来,《花儿与少年》则更显率真活泼。合唱团成员们打破了原本两排的站位,自由组合,动作欢快,表达了青海人民乐观豪爽的性格。高亢悠扬的曲调、淳朴清新的歌词,反映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将豪气和柔美完美融于一体。


弦外有余音:筑“守正创新”的成色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性结构中的支撑要素、基本内容,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应有之义。”于红梅在“守正创新”开篇中说道。


一曲流水,是琴音宛若松风阵阵,流连过高山,汇入山泉,漫入岚岫,潺潺细流汩汩如烟。清泠抚过琴弦,珠玉散落其间,琴声中若现伯牙会子期,伏羲琴再遇知音。赵晓霞的《流水》既有波澜壮阔,又有细腻入微,自带一番“飘渺闲云中”的静宁之感。流水的各种情态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的各种指法中,变换出种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赵晓霞演奏《流水》    摄影:邸思木雅


随着唢呐吹出的一声长音,迎来了“乐咏中华”的又一个高潮,唢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党总支书记石海彬,携手民乐系小乐队带来的经典作品《百鸟朝凤》通过音乐情绪的起伏变化,描绘了“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景象。石海彬精湛华丽的技巧不断将音乐推向高潮,唢呐的华彩乐段更是将欢腾的情绪推到顶点。


唢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党总支书记石海彬携手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小乐队带来的经典作品《百鸟朝凤》    摄影:邸思木雅


以古丝绸之路为乐思,笛声悠悠,渐入西域。中亚风格的引子,新疆风格的中段,印度风格的高潮,由姜莹作曲的《敦煌》,在演奏家们精妙绝伦的手中,展现出中国民族乐器丰富的表现力,演绎着多元融合的旋律风格,在悠扬深邃的合奏声中重现了“古道驿站”“敦煌盛世”的繁盛景象以及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反弹琵琶”等千姿百态的乐舞场景,承载着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以包容的姿态谱写着文化交融、文明互鉴的新篇章。此次选择这首作品亦是对敦煌精神的致敬。


演奏家们演奏《敦煌》    摄影:邸思木雅


千古一华章:绘“民族复兴”的亮色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中华大地锦绣河山,滋养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民族复兴”的开篇之处,于红梅说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的奋斗者,要有昂扬的奋斗姿态,敢想敢为,善作善成。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也在不断发掘、演奏更多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艺术精品,用音乐呈现人民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演奏《战马奔腾》    摄影:邸思木雅


结束曲目《不忘初心》    摄影:邸思木雅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国乐团带来的《战马奔腾》绘形传神地把战马形象如影像一样凸显了出来,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二胡音乐表现力的挖掘,仿佛呼应了刘天华的《光明行》,以激愤昂扬的音调、铿锵有力的节奏,成功表现了守卫在边疆的骑兵战士的军营生活。在《不忘初心》的悠扬曲调中,“乐咏中华”落下了帷幕,耳熟能详的旋律道尽了人们对祖国和人民的浓浓深情。


“乐咏中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党课进敦煌”活动谢幕合影    摄影:邸思木雅


5月27日,于红梅一行前往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开展学习交流    


此次音乐党课不论是从作品选择抑或演出呈现,再一次彰显了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与表演相互关联、完美结合的专业优势,集中展现了中央音乐学院优秀人才的专业水准和顶尖实力。“匠心独运”的背后,是至为深邃的思考。于红梅说:“今天的音乐党课,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以自己的方式向中国曾经最荒凉也最璀璨的文明致敬,也是中国高贵超逸的古典气韵在当代的显现,它牵引着古老的岁月指向无限的未来。我们将朝圣者般的心灵奉献给这片富有而辽远的土地,我们也把这份发自灵魂的咏唱奉献给祖祖辈辈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礼赞饱经忧患而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伟大事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