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再次迎来一项重大调整,多家银行收紧无卡取款业务,聚焦优化服务与风险管理。29日,记者采访获悉,继农业银行之后,交通银行也宣布收紧无卡取款业务,以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风险管理。已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暂停或调整了无卡存取款相关业务。
交通银行在官方公告中明确表示,为推进业务高质量发展,加强风险管理,该行于5月24日起停止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但客户仍可通过交通银行智能机具办理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这一举措旨在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客户资金安全。
同样,农业银行也于5月初发布公告称,暂停掌银无卡取款服务。客户可选择通过读卡取款、掌银扫码取款、刷脸取款等其他方式办理网点现金提取业务。这些替代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调整了无卡存取款业务。
业内人士介绍,银行收紧无卡取款业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无卡取款业务使用频次不高,银行通过关停或调整相关服务,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其次,自助设备的无卡现金类业务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如身份识别问题、操作失误等,容易导致资金损失或洗钱风险。因此,多家银行纷纷跟进收紧该业务,以加强风险管理和维护金融秩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的深入,银行业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客户也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并掌握各种金融服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