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驾出游出行集中,旅游安全风险突出。受免费通行政策影响,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流量将大幅提升,中短途自驾游出行旺盛,假期首尾将出现明显的潮汐流现象,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周边道路、景区道路压力均有所增加。总体来看,过境车流、长途出行流大致呈现长假首日集中出发、假期末日集中返程,市内自驾流则以“朝发夕归”特点为主,部分路段通行能力有限,集中出行极易造成局部长时间交通拥堵现象。
(二)庆祝和商业活动多,城乡道路拥堵风险加大。节日期间,各地举办各类庆祝活动频繁。同时,商家卖场也将在假期周集中开展促销活动,届时各地城市商圈、旅游景区景点等相关区域和路段人群、车流密集,特别是小客车流量非常集中, 交通拥堵风险增大。此外,市内部分普通公路仍在进行养护施工,由于交通流量大幅增加,极易在施工点段形成长时间、长距离交通拥堵。(三)假期生产生活出行增多,交通违法肇事风险突出。一是农村地区红白喜事以及赶集、庙会等活动频繁,同时正值春夏交替季节,各类农务、采摘活动也将明显增多,出行客流、生产物流以及乡村旅游都将迎来高峰。农村面包车超员、摩托车酒醉驾及农用车违法载人、客货混装等严重违法肇事几率增大。特别是结合近三年“五一”假期事故数据可以看出,涉及农村地区的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占比较大,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提升;二是节日期间走亲访友、聚会聚餐多,酒醉驾违法犯罪风险增加,市内酒店夜市排档路段、凌晨时段等管控薄弱环节,酒醉驾肇事风险攀升。一是假期团体旅游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客车、公路客运等营运性客运需求将持续上升,超员载客、违法停车、不系安全带、夜间闯禁行等违法行为突出;二是经济提速带来运能集中释放,大量货车加班加点、“多拉快跑”,疲劳驾驶、强超强会等安全隐患突出;三是春耕春种、采茶植树等农业生产活动繁忙,人员、物资运输频繁,国省道流量将远超去年同期,加之农村地区执法管控力度薄弱,面包车违法超员,货车超载,轻型货车、三轮车、农机车违法载人现象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