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从3月31日起,鞍山市文华学校学生开启了赴河北衡水中学的沉浸式学习体验,至此,鞍山、衡水两地学校之间实现完整互动,两地教育研学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据了解,本次研学活动主题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全程4天,研学地点包括承德、衡水、西柏坡、天津、北戴河等地。学生先后参观了著名的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中国首家且唯一一家以中国传统礼孝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研学游基地孙敬学堂;频繁登陆各大热搜的河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衡水中学等地,完成沉浸式学习体验。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能带给学生们别样的体验。一路上,老师们频繁地抛出问题,需要学生在“行走”中寻找答案。文华学校德育校长谷雨江表示,目前研学旅游愈发成熟,已经由原来的“游”向“研”转变。每一节研学课程设计都要进行多次“头脑风暴”,老师们的目的是通过研学课程设计,让知识“悄悄地”进入孩子们的脑海。“研学旅行围绕‘学’展开,不仅要为孩子们打开视野,更要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让他们获得独特体验,为他们种下求知和好奇的种子。”
学生们对于接踵而来的问题,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学生魏圣霖表示,“老师设计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景点常识,里面涉及到了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甚至是数学、英语。每一科老师都会围绕每一站目的地,进行‘关联出题’,这些为我们‘量身订制’的试题,会让你感受到老师们的用心良苦,也让我们懂得了学科之间的兼容性和互动性。由于试题往往是跨学科的,我们必须保证先掌握好课程中所涉及知识点以及延展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研学不是一次普通的研学,是两地之间校与校之间的赋能,是师与师之间的交流,是生与生之间的互动。鞍山、衡水两地学校借助优质教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推进研学课程向纵深发展。
鞍山的孩子们来到闻名全国的衡水中学,纷纷表示既增长了见识,也在活动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进一步认识了自我并明确了前行的方向,增强了自信心。
据了解,接下来,鞍山文华学校的孩子们还将向承德、天津方向出发,共同游览避暑山庄、天津古文化街、“天津之眼”摩天轮、集发农业梦想王国、九门口水上长城等地。
由于本次研学全程同步网络直播,家长们也可以“零距离”云参与。家长们纷纷表示,这种教育资源“共享”式的研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地学生的交流和理解,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市场的蓬勃发展,学校和家长对研学旅行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目前,各学校也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融合,纷纷尝试传统文化、红色教育、劳动教育、自然生态、国防科工等品类多样的研学路线,研学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烈场面。不少人称,“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一起了”,强烈体现了老师和学生对文化教育和旅游融合的赞同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