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十九
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生日
今天上午
“唐宋八大家 眉山来相聚”
苏东坡诞辰987周年寿苏会
暨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成立仪式
在三苏祠热闹举行
文耀古今苏东坡,山高水长八大家。今年“寿苏会”除了延续祭拜仪式,眉山三苏祠博物馆还邀请到潮州韩文公祠、柳州柳侯祠、永州柳宗元纪念馆、滁州欧阳修纪念馆、南丰曾巩纪念馆、抚州王安石纪念馆,共同成立“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挖掘八位文化大家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在传承发扬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东坡文化耀古今,山高水长八大家。在华夏文明浩瀚璀璨的文化星空上,“唐宋八大家”是极其耀眼的星群,照亮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唐宋八大家,各有风骨,千百年来,谁人不爱?抚今追昔,三苏风范、八大家之品质不仅从未过时,更是与当代国人的情感同频共振。2023年10月,三苏祠博物馆开启了“唐宋八大家文化主题行记”,先后走访了唐宋八大家其他五大家相关纪念地(馆)。
“寿苏会”现场。
此次“寿苏会”上,八座巅峰、八种智慧齐聚眉山。“唐宋八大家纪念地(馆)联盟”成立并共同发出倡议:
文承千古大家,学继百代之师。
八家之文,或婉而章,或显而微,或闳而肆,或约而严简;高旷深远、丰瞻博洽。
八家之学,彰善刺恶,褒是去非,备三才之道,适万汇之宜。
八家之道,接孔孟之绪,挽千载之衰,济天下之溺。
携手联盟,牢记嘱托,继古开今。
教育研究,共学互鉴,沐先贤之业,究深溢浅,以普惠当代千万之民众。
活动展览,共办互享,仰先贤之伟,溯古照今,以通连前贤今古之对话。
合作发展,齐力并进,资源共享,扬中华之文化,创时代之精神。
访一代宗师,寻千年文脉。“寿苏会”上,上海歌舞团国家二级演员、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梁彬,宜宾学院副教授、国家艺术基金古谱诗词传承人邓静带来了《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主题曲。歌舞《不忍归去》创作团队均来自眉山本地,表达了家乡人对东坡的爱戴与情深。活动中,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海滨化身“苏东坡”,以情景演绎的方式与其他七位大家“会面”,与现场观众互动,带领众人追忆“唐宋八大家”跌宕起伏的诗意人生。
为东坡这位全民偶像“庆生”,少不了众多“苏粉”的参与。“寿苏会”以“坝坝宴”的形式,邀请“苏粉”们参与到“先生出题”、互动抽奖等环节。现场,表演人员化身“唐宋八大家”,向观众提问,答对问题便能获得精美文创礼包一份。众多眉山企业也捐助礼品,表达家乡人对先贤的敬仰和三苏文化东坡文化对家乡的滋养。
“先生出题啦”互动环节。
为让大众更加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2023年12月,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启动了“文风千古经典诵读”短视频征集大赛,截至1月10日,共征集近300部短视频。最终评选的20部优秀短视频,“寿苏会”现场为获奖者进行了颁奖,同时评选出了“最佳诵读奖”“最佳拍摄奖”“最佳演绎奖”和“最佳人气奖”四个奖项。
为“文风千古经典诵读”短视频征集大赛获奖者颁奖。
“寿苏会”上,眉山三苏祠特别策划的“中国有三苏”微纪录片国际传播项目也进行了首发,为东坡献礼。该项目以中英双语分8集介绍三苏祠,讲好敬仰、传承、保护等主题的眉山故事和中国故事,从三苏祠打开一扇通往中华文化的大门。同步启动的还有“寻路唐宋八大家——大型人文采访活动”。封面新闻记者将从眉山出发,奔赴潮州、柳州、永州、滁州、抚州、南丰等地,寻访八大家的人生经历及其在历史上真实留下的文化遗产,助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市民拓“福”贺新春。
“寿苏会”临近新春佳节,为增加活动的丰富性,今年“寿苏会”也结合了各项新春惠民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真切感受到“唐宋八大家”就在身边,活在人心。当天,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门票全免,“唐宋八大家”文化主题展、“唐宋八大家”诗词擂台赛、送春联、拓“福”字等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天下午,文化学者、艺术家刘墨也做客“东坡大家讲”,带领大家走进“苏东坡和他的朋友圈”。
文化学者、艺术家刘墨做客“东坡大家讲”。
来源 | 眉山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幸
视频 |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