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补齐农村地区交通管理短板,商洛公安交警大力开展以农村宣传阵地建设、重点人群教育、提高宣传覆盖面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攻坚战,打好交通宣传“组合拳”筑牢道路安全“防火墙”,有效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文明意识。
突出“三个必建”,做强农村宣传阵地
商洛公安交警充分依靠党委政府支持,开展农村宣传阵地“三个必建”,做强基层基础。“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宣传阵地必建,各地确定一条国省道作为本地“交通安全文明示范路”,积极设置安全提示标志、施画标语或悬挂横幅, 广泛宣传示范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电子显示屏、移动警示牌、路侧标志牌作用,开展“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九字警句及典型违法行为宣传提示,积极发挥沿线交警中队、执勤站点宣传作用,通过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体验式宣传等方式,营造宣传氛围;交通安全文明村宣传阵地必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农村交通安全宣传纳入文明村镇、文明街道创建活动,按照农村“五有”(有广播、有宣传栏、有墙体标语,有提示牌、有宣传员)固定宣传阵地建设标准,在示范路沿线重点村庄创建“交通安全文明村”,强化农村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宣传阵地必建,在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内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栏、摆放宣传品,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同时,将劝导员发展为兼职宣传教育员,定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提示,发放宣传品。
围绕“三类”人群,夯实社会基础
商洛公安交警要求各地围绕农村驾驶人、进城务工人员和留守“一老一小”三类人群重点开展普法宣传。做好农村驾驶人精准宣传,将农村地区近期发生的交通违法、典型事故案例及农忙时节、雨雾夜间出行提示制作成图文、视频资料,通过“双微、头条”新媒体,定期向农村货车、面包车、摩托车、客运班车驾驶人和国省道沿线村屯群众推送,提高宣传教育精准性;围绕务工人员开展主动宣传。组织民警、交通安全宣传员深入务工人员集中企业和施工工地开展专题宣讲活动,讲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劝导务工人员自觉抵制乘坐超员车、货车和农用车出行,坚决杜绝酒驾、超速、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倡导树立文明交通安全意识;紧盯“一老一小”重点宣传,组织民警深入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入户宣传帮扶活动,发动公益宣传力量,赠送安全头盔、反光背心、书包、手环等交通安全防护用品;开展农村公路沿线学校、农村校车及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将排查出的风险点通报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在每所农村学校至少设置一处宣传栏或板报,同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家庭,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家访活动,及时了解情况,重点宣教帮扶。
开展“四大”行动,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
商洛公安交警要求各地将传统与现代宣传手段相结合,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大宣讲”“大喇叭”“大提示”“大劝导”宣传教育行动。开展交通安全“大宣讲”,印发《农村交通安全知识手册》等资料,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将宣传工作融入日常交通管理中,动员秩序民警对农村驾驶人常态化开展道路隐患警示、安全驾驶提示工作。同时,积极用好农村礼堂、文化广场等场所,通过播放警示教育片、编演交通安全文艺节目等方式,做活宣传教育工作;用好交通安全“大喇叭”,依托农村广播设备,结合农忙秋收、集市庙会、传统节日、红白喜事等节点,有针对性地播报交通安全提示,倡导抵制酒驾、超员、乘坐农用车等严重违法行为,曝光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结合本地实际,编写包括交通安全常识、典型交通违法危害、车驾管业务办理流程、交通事故逃生避险技巧等内容的交通安全宣传广播素材,确保播报内容及时、新颖;组织交通安全“大提示”,在农村饭店餐桌、收银台摆放“拒绝酒驾”等内容的交通安全提示牌,做好高密度宣传,在事故多发路口、路段设置警示标牌,载明事故多发原因、安全出行提示等信息,做好警示提醒。以村、镇为单位建立农村“两客一危一校车”所有人、驾驶人微信群,定期推送交通安全预警提示,并督促机动车车主、驾驶人及时做好车辆年审和驾驶证审验、换证等工作;开展交通安全“大劝导”,民警定期采取进村入户、进学校等方式,为交通参与者发放宣传品,开展面对面式劝导,同时,聘请熟悉村内情况和威信较高的村干部、老人、致富能人担任交通安全劝导员,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协助排查安全隐患,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抓好“四个”重点,宣传靶向发力
商洛公安交警抓好重点人群,开展电动车“戴头盔、守信号、不逆行、不抢行”、摩托车“戴头盔、靠右行、限两人、有牌证”等防护知识倡导,聚焦一老一小群体和一早一晚群众出行高峰时段,广泛借助乡镇政府、派出所等力量,深入各村镇重点路段,严把出村口、出镇口等主要关口,采取现场设点、走访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抓好重点违法,围绕“酒驾”“无证驾驶”“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曝光,教育引导全社会关注、抵制此类交通违法行为。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惨烈事故警醒驾乘人员,引导驾乘人员出行系好安全带、不违法停车、不超速、不超载;抓好重点案例“大警示”,启用农村“大喇叭”,一早一晚循环播放交通事故案例、典型违法行为危害,提高宣传教育覆盖面,组织交通安全宣传巡逻车深入农村地区,通过播放提示音频、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村安全出行手册等方式,开展宣传警示教育;抓好重点宣传阵地,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等线上宣传阵地,常态化精准推送交通安全提示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农村地区车辆逾期未报废、未年检、无证驾驶摩托车人员等重点对象精准推送宣传警示提示信息;组织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乡村网格员、学校领导、班主任、教职工等,通过各类村民微信群、学校微信群、班级微信群向村民、学生群体推送交通安全提示信息,为广大村民出行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