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想上央视寻先烈 杨宁的寻亲名单帮了大忙 | 鞍山新闻网

家住海城的刘树昌烈士19岁时参军离家,两年之后,身为排长的他牺牲在塔山阻击战的战场上。75年过去了,年过八旬的两个弟弟终于找到了烈士哥哥的埋骨处,这其中,鞍山人杨宁一份《为塔山阻击战海城籍烈士寻亲》名单起了最关键的作用。

11月6日,烈士寻亲公益志愿者杨宁接到一位鞍山人的电话,询问他是否知道一位名叫刘树昌烈士的具体下落。这个名字杨宁太熟悉了,两年前他整理的一份《为塔山阻击战海城籍烈士寻亲》材料中,刘树昌是排在第一位的烈士。这份名单中是这样记录的:刘树昌,男,1927年5月生,1946年参加革命,第四纵队十二师某部排长,1948年9月牺牲在塔山,海城什司县乡大台沟村人,安葬在塔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这份名单已经发布两年了,这期间陆续有烈士后人看到名单后与杨宁联系,而作为名单上的第一人,刘树昌的家属始终没有消息。就在杨宁着急的时候,刘树昌的亲人也在苦苦寻找着,而且一找就是75年。据刘树昌的侄女刘红介绍,他从今年已经84岁的父亲口中得知,1946年,他的父亲8岁,家中大哥刘树昌去参军,当时只有19岁。1948年年底,相关部门送来一份烈士证明,告诉家人刘树昌牺牲了。听到这个消息,刘树昌的母亲痛不欲生,整日以泪洗面,几年之后眼睛就看不见了。临终前老人告诉几个孩子,一定要找到他们大哥的墓,别忘了自己的家人。

刘树昌的弟弟妹妹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奈何那张烈士证明也在岁月中遗失了,于是寻亲重任落到了第三代人刘红的肩头,她从20多岁听到父亲说这件事,也找寻了30多年,如今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前几年她看到了央视的寻亲节目《等着我》,立刻打电话报名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一周前她上网时突然发现了杨宁曾经发布的一份名单,第一人就是他们家中苦苦寻找的大伯刘树昌。刘红第一时间联系了杨宁,通过各种信息比对,确定了这位安葬在塔山阻击战烈士陵园的刘树昌就是她的大伯。

据了解,在烈士陵园内的英雄冢中长眠了747位烈士,他们都是在1948年塔山阻击战中牺牲的,之前一直分散埋葬在高桥、老官堡、沙河营等乡镇,1998年,他们的遗骨被合葬到这座公墓内。

刘红表示,这次找到大伯的埋骨之处让全家都很高兴,同时因为她的寻亲成功,还意外发现大台沟村另外一位烈士也埋葬在这个墓园之内,那一户家庭也是多年来没有找到烈士前辈。全家人决定过一阵将去塔山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此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