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2023年年会举行
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3-11-05 15:43:49

11月4日,南开大学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揭牌仪式暨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2023年年会在八里台校区省身楼报告厅举行。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马建堂,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全国社保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西南财经大学原校长卓志,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克欣,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于泽,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利明光,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总经理张利,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天津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宇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中国精算师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蕾,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国家风险治理与保险服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李晓林,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理事长詹先华等出席大会。

陈雨露在致辞中表示,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的成立和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的启动,既是展开保险精算学科新起点上的蓄力启航,也是中国保险精算行业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崭新的平台。刚刚闭幕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是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的特殊功能,为经济与社会繁荣发展发挥着难以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新时代,保险业肩负着新使命,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如何探索中国特色的保险发展之路,防范跨境重大风险,为金融强国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既是保险行业面临的新使命,也是保险与精算结合面临的新课题,它需要学界与业界的深度融合,携手书写满意的答卷。

据悉,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是南开大学牵头发起的学术交流平台,邀请来自政府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和商业企业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通过主题交流、追踪分析、专家讲堂和系统性研究等方式,开发精算科学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与技术支撑潜能,探索中国特色保险理论体系与风险管理机制,为行业发展以及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切实增强保险机制、风险管理在国家治理和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论坛主席由陈雨露担任,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由周延礼担任。  

南开大学保险精算学科创始人刘茂山教授表示,南开大学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的正式揭牌,标志着南开大学保险精算的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当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以往的保险和精算的做法、经验均可借鉴,但仍需发展。当前有很多新的课堂、新的项目需要我们去研究,特别是国际的、尖端的科学研究。研究的目的都是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为人民的身体健康、生活发展服务。他表示,相信南开大学保险和精算学科将更加蓬勃地发展,希望现在的科研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光”和“热”,为我国保险和精算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把南开保险和精算学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张文中表示,陈东升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与南开大学渊源已久。2021年,泰康保险集团向学校捐赠3300万元,用于支持金融学科的发展建设。捐赠不仅体现资金的支持,更是泰康保险集团家国情怀与南开百年爱国主义传统的高度契合。2022年,陈东升受聘南开大学校董、特聘教授、南开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共同主席,进一步参与到南开事业发展当中。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的成立、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的启动都是意义重大的创新,必将推动中国保险与精算事业再上新台阶,助力南开保险与精算学科赓续辉煌。 

陈东升在致辞中表示,南开大学是中国精算师的摇篮,为金融行业、保险行业持续不断地输送顶尖人才资源。泰康能与南开携手打造中国保险精算的新高地,是自己与泰康的一份初心和梦想。面对新机遇与新挑战,泰康保险集团与南开大学决心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秉承创新理念,打造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为中国保险和精算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类型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未来,泰康保险集团将持续助力南开大学和研究院的建设发展,力争把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术科研新高地。

围绕大会主题“中国式现代化与保险业高质量发展”,马建堂、周延礼、王文灵、卓志先后作主旨报告。

马建堂在“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从21世纪初开始,人口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有所下降,人口总量增长放缓并开始减少,经济社会人口的数量红利逐渐向经济社会人口的质量红利转变。如何应对人口总量与结构的深刻变化?马建堂认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在以下四方面狠抓落实:一要采取鼓励生育政策,如发放生育津贴、优化产假安排等。二要延长退休年龄,划分弹性的退休年龄区间并制定相应的养老政策。三要充分利用老龄人口资源,鼓励年轻“银发族”再就业。四要多渠道充实养老保险账户,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周延礼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扎实推进我国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为题,简要介绍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与商业健康险市场的建设现状和成果。他指出,现行医保体系存在个人自付比例较高、医保结余持续性不强以及商业健康险发展不足等问题。对此,应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来降低个人自付比例,助力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他强调,促进医疗保障体系各层次制度的有效衔接是未来商业医疗保险发展的重点。从供需两端切入,供给端引导和规范、需求端加强保险教育和普及则是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有效路径。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还应适应老龄化、慢病年轻化等时代需求,并关注保障体系与地区发展的适应性。同时,要注重数据协同与数据价值实现,将数据积累转化为居民医疗健康保障的创新土壤。

王文灵在主旨报告“促进长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指出,长期资本在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中将发挥“压舱石”作用,养老保险资金是长期资金的代表,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定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长期资本增量的重要来源。面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将面临一个更加复杂的系统环境,风险与不确定性相应而生,“不确定性”对保险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更是责任。将保险嵌入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并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不仅是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他对于长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创造长期稳定的宏观环境;其次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激励机制;最后要加强舆论宣传教育,提高各类投资机构和民众对长期投资的认同。

卓志在题为“推动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中指出,立足新征程,保险业需要关注和思考发展所处的阶段、发展的高质量以及发展的方式与目标方向等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取得长足发展,同时,面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趋势,保险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均会推动或驱使保险业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在明确保险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保险业既要坚持保险业发展的“底色”,又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此,要深刻把握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明确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则要求,并从战略的纬度,提出了推动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与观点。

据了解,南开—泰康保险与精算研究院和保险与精算四十人论坛旨在聚焦国内外保险精算科学领域前沿问题研究,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整合有效资源开展理论、方法与应用相融合的保险精算科学研究与实践,培养高端保险精算人才,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服务行业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