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 鞍山新闻网

“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立足东北、着眼全局,深刻阐述东北地区肩负的重要使命,深入分析东北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部署,为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鞍山市广大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备受鼓舞,信心大增,纷纷表示,将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殷殷嘱托,牢牢把握时代使命,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立足本职,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市委组织部机关干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作为组织部门,要坚持事业为上、因事择人,大力发现和使用“进攻型”干部,坚决不用“防守型”干部,旗帜鲜明反对爱惜羽毛、不思进取,大张旗鼓鼓励担当作为、创先争优。要优化考核机制,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安排和市委三年行动、“五提升、五攻坚”,强化赛道比拼,深化一线考核,精准区分优劣,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瞄准既定目标,奋力拼搏、担当作为。要细化实化“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对没有私心、未谋私利,因敢闯敢试而出现失误错误的干部,该容错的大胆容错,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项目建设提速,离不开地方敢闯敢干的干事创业精神,铁西区以超常规举措取得超常规实效,全力破解历史遗留问题,提前2个月完成了西鞍山铁矿项目50万平方米土地征收补偿工作。仅用28天完成了投资3亿元的中科福德项目土地农转用手续。铁西区委书记范丹宇说:“在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到东北,系统部署了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五项重要任务’,是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的行动指南。今年以来,市委带领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基层第一线选派、培养和使用干部,对能干事、敢担当、有业绩的干部给机会、有舞台。这给我们干部干事创业吃下了‘定心丸’。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各项重点措施,继续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让干部担当作为,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地方党委政府开拓创新,以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专心发展,为鞍山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铁西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令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倍受鼓舞、倍感振奋,更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年来,鞍山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点面结合、市县联动,积极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能。市科技局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聚焦深入实施创新提升工程,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围绕优化创新生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不断塑造振兴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市粮食集团党员干部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信心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全力做好粮油保障工作,规范和加强储备粮管理,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关键时刻能够调得出、顶得上。搞活粮食贸易、深加工等经营业务,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六大行动”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使我们倍感振奋,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工作安排、具体要求上来,紧抓农业经济运行,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产品供应,加速推进农业项目建设,高质量推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全面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成果,统筹抓好农产品安全生产、农村综合改革、农业环保等工作,立足本职,顽强拼搏,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努力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楠说。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东北全面振兴中把握重大机遇,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为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辽宁科技大学全体教职员工纷纷表示,一要努力夯实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专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二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三要大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对接东北、辽宁及区域企业,结合企业需求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实现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共同建设实验室,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开展人才评价,不断提高学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