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荆门建市40周年,同时我也在荆门城区生活了近30年。所以当有朋友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我脱口而出:“公园。”在我眼里,这些年荆门城区不仅公园如雨后春笋、次第涌现,而且因为规划因地制宜、建设独具匠心,名称上虽然一律称之为公园,一旦深入其中,却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给人不同的感受、独特的享受。
我对公园“敏感”,其实与大学时的经历有关。彼时我在西安交通大学就读,学校与历史悠久、素有名望的兴庆宫公园只隔了一条马路。因此日常阅读也好、运动也好,兴庆宫公园成了我的不二选择,简直就是我的“后花园”。
犹记1994年,我被分配到荆门工作。甫一安顿下来,我便兴冲冲地走进当时城区独一无二的公园——龙泉公园,然而我却有些失望。首先进公园要买门票,这就难免让人觉得小家子气。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既然是公园,就应该免费向公众开放。其次,说是公园,也就围绕文明湖修了几座亭子,摆着些许供人临时休憩的石凳石椅,更因为这儿有碰碰车,那儿有划桨船,化作孩子们的娱乐天地,所以热闹有余、静谧不足,令人“退避三舍”。
可是我终究爱上了龙泉公园。不仅每日下班后,潜意识地要到公园走一走,把一天中经历的人和事兀自在脑海里捋一捋,就是有时夜晚备课劳累,也如同朱自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情不自禁地去看一看夜色中的龙泉公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早已无门票一说,公园24小时免费开放,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而且这时的公园全面改造升级,让我有了“小兴庆宫公园”的感觉。
实际上不独我青睐龙泉公园,好多市民同样对龙泉公园情有独钟,不少外地游客初到荆门,也大多选择把龙泉公园作为认识、了解荆门的第一站。公园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草坪遍布,使人顿感风景这边独好。尤其沿着文明湖边的栈道轻松游走,脚下是清澈的湖水,头上是蔚蓝的天空,极目望去,更有象山、黑山巍然耸立,尽可让乐水的智者、乐山的仁者各取所需、各得其所。向公园内里走去,这边是陆九渊纪念馆,让人思接千载,深感荆门文化底蕴深厚;那边是张自忠纪念馆,使人肃然起敬,知晓荆门曾经是一片战火之地,在抵抗外来侵略中不屈不挠、向死而生。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正是聚焦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近年来荆门公园建设愈发加快速度、力度,竟然如同“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非但一座又一座公园在老城区拔节生长,随着城区南移西扩东伸,同样有公园在各处扮靓城市风光、赋能城市品质,予市民群众以居住美好、生活幸福。
天鹅湖公园地处新老城区接合部,因为园中的天鹅湖形似一只静卧的天鹅而得名,诚然是一座让市民群众能够直接拥山抱水的自然生态公园。这里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尤其一颗颗垂柳倒映水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撒欢,让一众幼童也是依依不舍,与下棋的老者、闲聊的老妪共同构成一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祥和图景,饶是压力“山大”的上班族见了,也愁云立消,对未来满是憧憬。
视线向南,总投资4.3亿元,含游泳馆、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多种体育训练场所的荆门生态运动公园,则不折不扣属于政府部门送给广大市民的“大礼包”。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年老的市民群众在忘我地排练文艺节目,可以看到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在投入地拍摄婚纱照,也能看到健儿们你来我往,让青春的汗水在体育运动中尽情挥洒。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方便市民群众到政务中心办事,一座崭新的“市民公园”正式开放,在那里党群、干群平等交流、民主协商,让市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立马有了更为贴心、更加精准的解决方案;为推动驻荆的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国企员工更加心无旁骛地在荆门安家立业,石化公园、月亮湖公园、东宝公园等紧邻厂区的公园先后建成。与此同时,着力打造“15分钟便利生活圈”,越来越多的“口袋公园”成为市民群众家门口的乐园,直让不少市民群众大呼,“到底去哪个公园,无法选择、难以选择”,口气里丝毫没有埋怨,有的只是十分满足与分外自豪。
一滴水里见阳光。荆门公园的变迁,恰是荆门40年快速发展、迭代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与日俱增,必然进一步激发民众阔步新征程、创造新生活的内生动力。至少公园里人们焕发出来的浓烈精气神,已经给出答案。(刘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