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复排经典剧目,培养歌剧人才,合力打造中国歌剧艺术新高地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钰 2023-08-15 12:09:35

8月14日,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在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和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萃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田彦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中国音乐学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多年来双方均致力于推动中国歌剧的全面发展。此次战略合作签约,是双方在新时代共同推动中国歌剧的全新起点。未来,双方将携手共建,共同致力于中国歌剧表演、创作、理论研究及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联合开展精品歌剧创作与制作,推动歌剧艺术的普及与提高,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作出努力。


签约仪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致辞


李心草在致辞中谈道,中国音乐学院作为国家“双一流”院校,在中国歌剧的表演、创作、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卓有建树,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具有极高艺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其中,中国音乐学院原副院长、作曲家马可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金湘创作的歌剧《原野》等,均为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此次签约是双方将在过去多年的良好合作基础上再次深入紧密地开展战略合作,立足国家文化战略需求,共同开展高质量经典剧目和原创歌剧的排演,共建产学研演一体化的歌剧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国家急需的歌剧表演、理论研究、创作及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共同开展国家级重大课题,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歌剧新篇章。


签约仪式上,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致辞


诸葛燕喃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歌剧舞剧院是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艺术剧院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出了百余部歌剧舞剧作品,其中包括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第一部走出国门、被西方誉为首次叩开西方歌剧之门的《原野》,以及第一部中国民族舞剧《宝莲灯》等。多年来中国音乐学院为中国歌剧舞剧院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歌剧人才。更可贵的是,作曲家马可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过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这让双方的血脉之源更亲更近。希望通过此次战略合作,以歌剧原创剧目的创作演出、经典剧目的复排为依托,携手并进再攀艺术高峰;为双方艺术人才的培养建设搭载更宽阔、多维的平台;在中国歌剧理论的学术研究、体系建设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共同为中国歌剧的传承、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助推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歌剧演员、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毋攀作为演员代表进行了发言。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歌剧演员,同时他也担任着中国音乐学院的教学工作。他从自身的表演与教学结合的视角出发,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不断精进所学,为课堂中年轻的歌剧人做好榜样,以实际行动鼓励他们在中国歌剧艺术的传承发展道路上扎扎实实地走下去。


与会嘉宾合影


“在世界范围内歌剧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剧院和学校都是密不可分的。剧院和学校的合作在歌剧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学校学习,同时又有在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舞台实践,对于歌剧表演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真正走上高级别的舞台去面对观众,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李心草坦言,自己就是这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而且自己第一次在歌剧舞台上的演出就是2001年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作演出歌剧《蝴蝶夫人》,后来又多次合作了歌剧《原野》,可以说和中国歌剧舞剧院有着深厚的缘分“2024年中国歌剧舞剧院要复排一些经典剧目,这些剧目也是中国音乐学院常年以来在课堂上的示范剧目。同时,2024年是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院庆,我们希望利用这个契机,从重新整理乐谱开始,能够把中国音乐学院课堂上的示范剧目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的经典剧目进行资源统一,共同呈现经典的中国歌剧。”李心草表示。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