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民在村里务工,吃上了家禽养殖这碗饭,赚钱和照顾家庭两不耽误,一个月收入几千块,比在外边打工赚得还多哩。更重要的是,有了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支持,现在村里流转了几百亩土地,未来可以获得持续性收益,让村集体有了‘造血’功能。”安徽省宣城市新田镇蒲田村村支书徐超兴奋地说。
徐超口中的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正是安徽农担依据各地优势特色农业资源,推出量身定制的适配性全产业链政策性担保模式。行走在宣城乡村,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美好图景正在徐徐铺开。
兴了产业
家禽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农业特色产业,养殖历史悠久,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宣州区深入推进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超过70%的冰鲜禽产品销往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家禽业作为本区特色优势产业,产业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但是家禽产业市场仍存在投资能力不足、金融供给意愿不强、产业链还不够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还不紧密等问题。2021年安徽农担介入后,充分挖掘家禽全产业链价值,本区家禽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宣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飞说。
面对宣州区家禽产业发展问题,安徽农担与宣州区政府深度沟通,围绕做活“土特产”文章,提出通过农业产业链生态担保模式,以市场逻辑建立乡村产业投融资机制、以资本力量推进兴业富民强镇壮村、以平台思维打造协同联动支农平台,着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链条短、标准化程度不高、金融供给意愿不强等问题,通过定制全产业链条信贷融资担保方案,发展乡村产业,全力助推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
稳了企业
春争日,夏争时。走进由宣城市华盛食品公司与村集体成立的合资公司,机器轰鸣,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有序作业,加工完成的成品堆放在一角,运输车辆进进出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华盛食品是一家从事优质肉鸡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的企业,近年来带动养殖户达300户,年出栏肉鸡达2000万羽,间接带动农户超过1000户,户均年增收9600元。企业一直想做大做强,可苦于面临缺土地、缺供应基地、缺资金投入等“三缺”问题。
“幸好有了安徽农担的创新模式,帮助我们解决了发展问题,支持我们与新田镇蒲田村集体组建村合资公司,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引入智能化笼养设备,开发利用自动化投喂设备、自动化疫苗接种断喙设备、机械化清粪翻堆设备等。” 华盛食品公司负责人温安富笑着说。
在宣州区家禽产业链生态担保的支持下,宣城逐步实现家禽养殖场养殖笼养化、控制智能化、操作机械化、粪污资源化,实施“科研+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全产业链建设,及时保障长三角地区畜禽产品供应,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合资公司建成将实现出栏肉鸡300万只,养殖量较以往平地养殖提高3倍,大幅提升了肉鸡的抗病水平,一只鸡的平均养殖成本可减少2元左右。家禽产业从起初单一的肉鸡养殖,发展形成了集种禽、苗禽、蛋禽、肉禽、禽产品和饲料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促了“三变”
家禽产业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民增收。宣州区家禽产业链生态担保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联动协同、抱团服务、共享发展,产业得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宣州区新田镇蒲田村山地多、耕地少,没有支柱产业,如何将荒山变金山,壮大村集体经济,是该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村支书徐超说:“蒲田村林地面积一万多亩,村集体林地也有1000多亩,如果土地撂荒,几乎是没有任何收益的。”
一边是有技术、懂经营但没有土地的企业,另一边是有土地、有人力但没技术,不知如何衔接市场的村集体,安徽农担在深入调研后,主动牵线搭桥,通过“建设+运营”方式,把全产业链项目推向市场,引入优势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到产业链的各环节中。
徐超算了一笔账:以前村民在自家土地做个体经营,60亩土地一年的收益不过6000元钱,如今,村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养殖项目,每年固定收益就有25万元,村集体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好在有了安徽农担的支持,村集体从农户手中将荒地、林地及农户闲置土地流转过来,将丘岗荒山变成‘金山银山’。”徐超激动地说。
村民桂玉超说:“家里的荒地基本都流转给村里了,村集体进行招商,村民还能就近找工作,不用去外面搞钱了。”
村民张欢坦言:“我姨夫、小姨都在合资公司上班,工资不少,还能照顾家哩。”
在安徽农担的支持下,蒲田村集体将村民60亩土地组织起来,把碎片化的土地资源和分散的经营主体组织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同时,吸纳当地村民在家禽产业链务工促进就业,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增收,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共同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真正实现强村富民。
美了乡村
行走在蒲田村的乡间田野,处处是青山起伏、绿水蜿蜒的旖旎风光,仿佛置身于山水画之中。现在,在宣州,像新田镇蒲田村这样的村集体还很多,这些村通过安徽农担的支持,以特色家禽产业为依托,不断推动提升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施产业整体规划、建设加工基地、新增家禽养殖用地、扩建立体智能笼养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将闲置的荒山荒地都利用起来,让绿水青山入画屏,让农村成为幸福美丽家园,“生态宜居”的愿景正走向现实。
截至目前,通过宣州区家禽产业链生态担保,安徽农担已累计发放担保贷款2.46亿元,服务各类主体达142户(次),辐射带动了23个村集体,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随着该模式的推广,未来预计将带动50个村集体加入家禽产业链发展中,平均促进村集体年增收近30万元,有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了解,安徽农担立足全省地方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已在全省创建了怀宁县蓝莓产业链、宣州区家禽产业链、阜南县新村镇芦蒿产业链、淮南市品牌粮产业链等28个产业链,累计担保金额17亿元,并将县域特色产业拓展至全市布局。2023年,该模式还入选国家部委“2022年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探索了一条强镇壮村兴业富民的财政协同金融支农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