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景就有“钱”景
中国财经报 2023-08-10 08:41:00

6月是向日葵盛开的季节,金黄金黄的,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挤满了田间地头。这样的美景,出现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杭坪镇薛家村的花海基地。2月的澳梅、3月的郁金香、4月的牡丹、5月的芍药、6月的向日葵、7月的绣球花……杭坪镇是花的乐园。

杭坪镇党委书记陈青松告诉记者,与新光村一样,流经薛家村的浦阳江曾经由于水晶产业的“野蛮生长”而成为“牛奶河”。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以来,杭坪镇关停了众多水晶加工点,大力整治生态环境,使浦阳江重现清澈美丽。

可没有了水晶制造这一支柱产业怎么办?陈青松向记者介绍,浙江实施“千万工程”并未止步于就环境抓环境,而是同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有效衔接。

杭坪镇花海乐园便是当地生态环境助推产业发展的一个例证。

浦江县第二大河流壶源江在薛家村绕村而过。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杭坪镇在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深挖水文化底蕴,利用水文化资源融合打造景观、产业节点,成就了现在的花海美景。

在漫山遍野的向日葵花田里,村民薛上进和老伴正清理着杂草。薛上进告诉记者,以前外出打工,虽然也能赚点钱,但顾不了家里。现在村里环境这么好,游客越来越多,自己还能在家门口干活,日子过得更好了。

“这一切,离不开当地财政资金的支持。”陈青松说,“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在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激发产业兴旺新动能、引领文明善治新风尚等方面,财政政策和资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薛家村为例,浦江县财政局局长陈志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近年来,县财政局统筹整合财政资金1451万元,用于支持薛家村建设。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村集体投入150万元,镇集体公司投入200万元……

山色青翠、溪水淙淙,记者又来到薛家村的“趣野吧”户外营地。当地村民们说:“运动振兴乡村,这里是最好的典型。”

据介绍,这里原本是一处废弃的矿山,经过相应的改造,建设了丛林穿越区、攀岩区等,就连山脚下的几块农田,也可以充当泥运动主题乐园。陈青松介绍,这个“趣野吧”户外营地,由镇里投资800万元,运营和引流由市场运作,目前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团建旅游项目。

“镇里占有该项目40%的股份,其中拿出收益的10%分配给薛家村,镇里其余15个行政村则共享90%的红利。运动休闲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后,全镇老百姓都受益。”陈青松说。

离“趣野吧”不远,是一个叫作“鱼泡泡多彩田园营地”的研学基地。该营地负责人、青年创业者虞水水告诉记者,自己就是浦江县前明村人,20年间,见证了当地的巨大变化:S210省道的拓宽改建,畅通了前明村出入南北的交通要道;“五水共治”过后,好山好水景象复现。特别是近几年,前明村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围绕乡村振兴谋划项目、引进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我就是2020年回家探亲时,一眼看中了家乡的发展前景,才决定回乡创业的。目前,我们营地已推出团建游乐、教育演练、水上划艇等数十项研学项目,吸引大批学生、游客等前来研学旅游。”虞水水说。

薛家村、前明村特色各异,但其中都蕴含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乡村做好“山水文章”,在美丽运营中找到了资源“变现”的路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