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新业态有助于赋能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3-07-24 08:55:56

策划人手记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经济、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诞生了诸多新兴领域,同时,新领域催生着新业态。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河南在新业态企业培育上已经从之前的单点开花发展到小批出现的阶段,如刚刚深交所上市的致欧科技、围绕城际拼车快速发展的哈哈出行、酸辣粉领域的嗨吃家和食族人等,在新青年群体中都有着品牌熟知度。如何培育壮大新业态赋能高质量发展?如何带动更多这样的企业向前走、成为独角兽、进行数字化提升?为此,本期《金融时报》理论版特别刊发河南社会科学院课题组的文章,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作为蓬勃的新生力量,新业态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经济活力正在释放,新的发展动能不断积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使创新成果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培育发展新动力。因此我们要更充分地把握新业态中蕴含的强大活力,培育壮大新业态,凝聚新动能,引领新发展,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壮大新业态迎来发展新机遇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社会生活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变,工业生产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十四五”时期我国新业态新模式迎来发展新机遇。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新业态逆势增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以量子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基础设施云化、移动化、经济组织平台化,催生智能制造、信息服务、清洁能源、智慧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逆势爆发式增长,新的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发展壮大。

(二)颠覆性技术创新催生新业态蓬勃发展。新一轮科技创新势头正猛,颠覆性技术革命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信息技术、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广泛渗透到各行业各领域,第五代通信技术(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智能制造技术加速融合,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劳动生产率实现大飞跃,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不断拓展。从无所不在的移动支付到活力无限的电商市场,从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到短视频应用的全球崛起,颠覆性技术创新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带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三)国家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引领新业态茁壮成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时代发展大势,高度重视、系统谋划新业态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擘画数字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推进新业态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这为新时期培育和发展新业态指明了方向。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这为进一步壮大新业态、赋能新发展提供了遵循和指导。这些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经济增长点,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以上。新业态、新模式正在成为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新业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产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行业的数据要素流通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内部协调管理成本不断降低、组织运行效率不断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在中高端制造、现代供应链、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壮大。

(二)新业态开辟就业新空间,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2023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指出,2022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见图1),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稳岗稳就业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约为25.4%,同比增长4%;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40.5%,同比增长6.4%。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共享经济催生电商网购、在线服务、平台配送等新业态迅猛发展,延伸了就业链,创造了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就业灵活性强、就业容量大,吸纳了大量中青年就业,成为解决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部分。

(三)新业态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内需市场稳健增长。随着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居民商品消费提档升级,推动养老医疗、体育健康、旅游文化、教育培训等中高端生活性消费兴起,带动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网络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居民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6万亿元,同比增长9.3%。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全网商品交易总额达7987亿元,创历史新高(见图2)。消费数据转好,表明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进一步增强,消费支持因素逐步增多。未来,消费新业态支持政策将进一步显效发力,消费回升态势有望持续,将促进内需市场稳健增长,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培育壮大新业态面临的发展困境

在新业态新模式的簇拥下,经济发展不断彰显着新的活力。培育壮大新业态的配套政策持续优化,但仍存在部分政策“盲点”和制度“堵点”,制约新业态发展。

(一)新业态领域相关支撑体系有待提升。新业态新模式在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的同时其相关支撑配套体系尚需进一步提升。一是新业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不清晰。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对企业而言不仅是数字技术的更新,更是经营理念、运营管理的数字化变革。多数企业经营者普遍只关注数字信息系统的引入,忽视对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变革,给企业数字化转型、适应新业态发展带来极大考验。二是新业态行业监管和法律体系不到位。目前,我国数字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治理体系正日趋完善,但新业态相关的行业监管细化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监管盲区,给新业态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带来挑战。三是新业态“数字鸿沟”问题凸显。当前,我国传统产业加速转型,但与数字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能力、质量效益水平、产业基础水平等与世界强国之间仍有不小差距,尤其是与新业态相关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平台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影响新业态相关领域的数字资源融合与数字化场景应用。

(二)新业态从业者职业发展不容乐观。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出更多的新业态,对于新职业的需求不断扩大,各个新兴职业人才缺口庞大。新职业人才“供需两旺”,但新业态从业者职业发展不容乐观。一方面,新业态从业者职业成长发展路径不明晰。在职业培训方面,政府开展的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基于传统用工关系,新职业人才暂未覆盖到,而平台企业未建立系统性的技能培训体系,导致新业态从业者技能提升受限。在职业晋升方面,许多平台企业未能建立与工作资历、技能等级相匹配的职业发展通道,导致新业态从业者职业上升空间有限。另一方面,部分新业态职业认可度仍需提升。新职业概念范围较大,覆盖各行各业,职业特征迥异且从业内容不尽相同。企业管理、前沿技术等接近传统职业办公模式的从业者更易被大众接受,部分生活服务、文娱职业领域因与传统工作模式相去甚远,社会接受度、认可度不高。青年是新业态从业的主力军,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青年群体的职业认同,影响新业态就业吸引力。

(三)新业态从业配套机制仍有欠缺。近年来,受产业结构调整、青年就业观念转变、新冠疫情防控等因素影响,新业态职工就业持续发展壮大。2023年2月,全国总工会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职工总数约为4.02亿人,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8400万人,占比约两成。新业态用工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从业配套机制滞后,导致劳动纠纷频发。一方面,新业态从业管理制度供给不足。新业态从业者就业灵活性强、就业形式多样、生产要素组合非标准化,从业者劳动关系界定陷入困境。已有职业分类与技能标准难以覆盖新职业,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存在不少模糊地带,人才培养到应聘就业之间存在断层,职业界定、人才评定仍需规范化。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平台企业在薪酬制度、奖惩制度等方面唯业绩导向,超时劳动和过度劳动普遍存在,易引发职业倦怠、安全事故等问题。多数新业态从业者与平台企业之间是劳务合同关系,而非正式的劳动用工关系,传统劳动保障制度不能完全覆盖新职业用工形态,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保普遍存在,劳动争议纠纷频发。

(四)金融服务手段和模式还须适应新业态发展要求。从传统金融机构看,部分头部机构基本上都采用了数字金融科技,提升了信息科技互联网金融服务功能,金融消费者的体验大为改观。但仍有许多机构的金融服务还未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移动化为一体,整体的金融服务效能尚待提升。从金融科技角度看,科技赋能金融服务要聚焦扩大有效需求、要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新业态的有效性。因此,金融机构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对融资效率的促进与撬动作用,满足新业态中小微企业信贷便利需求,扩大保险服务范围,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助推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从数字化转型看,目前我国数字金融科技助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逐步成为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数字经济快速增长、提升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竞争力的新引擎。要求金融机构打造以平台为载体的产融生态圈服务模式;通过嵌入多种金融科技手段的平台载体,将金融供给与实体产业的需要直接在平台交易。

培育壮大新业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面对诸多新发展挑战,迫切需要多方合作、多措并举,促进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新业态政策供给,营造公平有序发展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难点、堵点,为新业态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政策支持。一要建立新业态企业对接服务机制。在财政金融、创新研发、企业经营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和帮扶,提高科技服务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接入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生态系统的能力;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数字市场准入审批体系,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为新业态企业发展营造宽松营商环境。二要加强新业态行业管理与规范。建立健全基于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的监管体系,尽快出台落实鼓励新业态平台经济发展、新业态企业尽职免责等方面的细化标准。三要健全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研究,依法严惩商标恶意抢注、非正常专利申请等破坏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做好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工作。

(二)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畅通新业态发展信息大动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新业态发展行稳致远的先决条件和有力支撑。一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聚焦新型生产制造和智慧服务体系建设,统筹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补短板、强弱项,构建辐射产业转型和居民消费“双升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传统业态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二要实施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传统企业数字赋能升级,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共享制造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建设共享工厂,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行业间、上下游的协同,推动新业态产业向灵活化、高效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三要加快线上线下数字资源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云招聘、云展会、云课堂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以优质信息服务供给,拓宽新业态数字化应用场景。

(三)创新数字人才培育体系,增强新业态发展核心优势。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强化新业态人才培育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一要强化人才培养就业导向。对市场急需紧缺的新职业,鼓励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自行培训、自主考核,实现人才培养与新业态产业发展协同联动,增强人才培养前瞻性。二要创新新业态职业培训方式。针对自由度高、灵活性强的新职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理论实践融合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培训质效。引导高校、企业、人力资源机构等主体共建培训基地,开展大规模、多层次的互助式人才培养,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扩容。三要加大数字人才培育力度。贯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精神,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数字知识、数字技能,促进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稳步提升,以适应智能制造、科技服务等新业态发展需要。

(四)健全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新业态就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社会劳动保障体系建设,是改善民生、稳定就业、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的“稳定器”。一要健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聚焦新业态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出台促进新业态发展及用工的管理条例、管理办法,明晰新业态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及用工形式,厘清各方权利义务,以适应包容性更强、灵活性更高的新就业形态。二要探索建立新业态就业数字社保服务。发挥“数字人社”功能,探索“网上社保”模式,建立灵活度更高、统筹范围更广的社保服务体系,解决新业态从业者参保难、参保意愿低、社保中断等问题。三要完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建立职业伤害保障制度,通过保险公司适当让利、用工企业购买商业保险等途径为新业态从业者提供多层次就业保障。联合线上线下公益法律援助机构,健全新业态劳动者法律援助服务,有效保障农民工、大学生等困难群体的劳动权益。

(五)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力打造新业态发展的金融增长极。一是提质增效支持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开展金融招商,研究制定金融招商政策,大力引进风投、创投、天使投资等各类基金,帮助科创型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完善金融要素体系,为转型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狠抓指标增长,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二是优化服务扩大融资总量。不断优化市场主体融资对接服务,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政府确定的新业态集群和重点项目,用好国家各类金融政策和工具,用好政策性银行、保险、债券市场等各类资金,持续开展金融服务“下基层、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引导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浇灌各类市场主体。三是抢抓机遇推动新业态企业上市。落实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开展优质企业走进“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活动,加强政策宣传和辅导培育,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助力重点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同时,完善后备资源库,及时准确实现支持政策,全力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对标一流深化金融改革。着力发展“普惠、绿色、科技、供应链、开放”五大特色金融,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数字经济等创新金融产品,切实增强对新业态项目建设和实体经济的有效投入;完善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功能作用,开展金融产品创新评选认定活动,切实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质效。五是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数字金融,服务新业态、新应用、新模式,实现金融的效率变革,强化系统性风险数字化防控;大幅提高金融服务范围,拓展金融服务类别,扩大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执笔人为丁晓;该文系202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创新驱动河南省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研究”(编号232400410152)的阶段性成果]

①张颖熙.夯实实体经济方能行稳致远[N].经济日报,2023-02-22(10).

②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3-02-23.[R/OL].http://www.sic.gov.cn/News/557/11823.htm.

③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2023-02-27.[EB/OL].http://www.news.cn/2023-02/27/c_1129401407.htm.

④钟仁耀.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如何维护[J].人民论坛,2021(27).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