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尺讲台 育芬芳桃李 | 九派通

赵燕,沙洋县马良镇马良小学教师。从19岁踏上讲台,迄今为止她在乡村教育的田野上默默耕耘了25个春秋,25年来,她扎根乡村,不忘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用情育人,用心教书,用爱坚守,书写着乡村教育的美好篇章。

82ae4cc0071b27cc4380f73bb3ee3d3.jpg

不忘初心,淡泊名利

从教以来,赵燕老师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的师德,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为此,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满怀热情潜心教学,热爱尊重学生,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创新,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孩子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二十五年来,毫不夸张的说她从未拒绝过学校安排给她的任何一项工作。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学校,有时为了第二天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甚至还把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去做。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12月的一天,赵老师的父亲骑三轮车外出不幸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身上多处骨折,手术治疗后在医院躺了两个月。赵老师既心疼又着急,但为了学生,她一天假都没请过,只能利用双休去尽女儿的一份孝心。工作中,经常有同事调侃她说:“赵老师这么认真,到底图什么呢?又没有谁给你发奖金。”“你这人也太老实了吧!”对此她只是一笑而过。有时候她自己也觉得确实太认真,自己太辛苦了。其实,她这样做只是愿意换位思考,愿意替他人着想。但这些想法,并没有改变她,因为她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她的教育初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对她的真实写照。她的严谨和认真,执着和忘我精神也深深地浸润在每一节语文课堂里,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年赵老师所带班级语文成绩一直处于同年级前茅。

沉下身子,贴地行走

古人云“以今率人,人若身先”。身教重于言教。二十五年来,赵老师一直以自身为标杆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她深知,要想让学生做好,自己首先要做好,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少说多做。只有这样,老师才能以高尚的师德、高深的知识、高远的魅力去影响孩子,给孩子们起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地上有纸屑了,赵老师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打扫,而是自己弯腰捡起来;学做艺术操时,赵老师不是两手一插,守着学生学操,而是和音乐老师一招一式地学习;在碰到一些生僻字时,赵老师并不是简单告诉学生读音,而是拿起字典查了起来……这些不经意中的一举手,一投足,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的。正是这样无声的教育,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慢慢的,地上有垃圾时,学生会弯腰捡起来;学生碰到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时,不是简单的置之不理,而是想方设法地弄明白……课余,赵老师总是和学生泡在一起或谈心交流、或辅导差生、或互动游戏……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赵老师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又有长期的实践经验,有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方法,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为了学校一面鲜艳的旗帜。她工作成绩突出,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d7a09cbc84bcca60cc038e11eb1b21d.jpg

以爱为桥,倾心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来,赵老师以爱为桥,对学生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2022年春季学期,赵老师班上的一位学生因为连续低烧在医院住院,最后诊断为白血病。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当时赵老师正带领班上的学生在进行研学旅行,但她的心里一直牵挂着这位学生,每天打电话询问孩子的病情。研学旅行一结束赵老师便来到这位学生的家中探望,孩子的爷爷奶奶苍老了许多,看到老师的到访,坚强的爷爷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奶奶哭着说道“孩子的病需要每月化疗一次,原本就不富裕的家该怎么办啊!”赵老师当即安慰了两位老人,给孩子的母亲也打去了视频电话,看到了孩子在用微薄的力量与病魔抗争,用坚强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美丽。赵老师强忍住泪水鼓励孩子母亲要坚强。回去的路上孩子母亲那坚定的话语——“赵老师,我们是绝对不会放弃的”,一直在赵老师的内心翻腾。怎么才能帮助这个苦难的家庭呢?对,发挥集体的力量!

回到学校后,赵老师立即向校长反映,能否举全校的力量,伸出友爱之手来帮助这个与命运抗争的孩子?校长二话不说,马上同意了,一纸倡议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很快,饱含着无价的爱心捐款,化成一屡屡阳光,汇成一股股甘泉,洒向了这个孩子。

二十五年,变的是赵老师的容颜,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不变的是她的责任与使命担当。她用青春、爱心、勤恳为孩子铺就康庄大道,谱写青春之歌。担任班主任25年,她总是细致入微地关爱每一名留守生,给予他们慈母般的关爱。热心帮助贫困生用好帮扶政策,主动联系爱心人士进行帮扶支助。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赵老师会努力寻找她们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片绿叶充分享受到阳光,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在工作中,她善于研究学生,主动征求学科教师意见和建议,尽可能采纳实施。与家长之间,经常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坦诚交流,合力共育。同事们都说和赵老师搭班省心、舒心;家长们一听说孩子在赵老师班上都说“这好,放在妈妈班上,我们最放心!”

春华秋实,在三尺讲台这方沃土上,赵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二十多年来,她先后荣获“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总之,做一名小学教师她无怨无悔,因为教书育人是她人生的选择,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是她人生的目标,做一名优秀教师,是她一生的追求。(通讯员:唐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