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普惠金融政策实施,国有大行纷纷下沉农村市场,农商行主营业务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该背景下,农商行息差持续收窄导致的盈利能力下降,对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有业务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要紧扣资本充足率达标为底线。本文以衢江农商银行为例,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及影响、巴塞尔协议Ⅲ下银行的内生性发展内在逻辑以及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思路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及影响
资本监管的核心要义是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张需要有相应的资本金支持,确保银行长期经营的安全。2012年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并于2013年1月1日施行。近年来,随着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深入,监管部门对资本管理的要求持续提升,我国资本监管规则逐渐与国际趋同。
(一)资本充足率监管值要求。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规定,涉及资本监管的主要指标为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四个指标,其中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必须在底线值以上。为了提高风险抵补能力,提升监管评级档次,商业银行应努力达到满分值。
(二)与资本充足率相关的监管措施。一是原银保监会监管评级。银监评级关系到银行在市场准入、业务开办范围等。假设监管评级能抬升一个挡位或达到某个挡位,则在资产端的资金业务方面就拓宽了业务范围,如可以购买他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可以投资基金产品等,在所配资产信用下沉方面,也可拥有更多的可选产品。
二是央行金融机构评级。央行评级指标体系采用数量模型和专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央行评级将应用于存款保险差别费率、宏观审慎评估、审批再贷款授信额度、核准金融机构发债、发行上市、增资扩股;评级结果较差的机构适用较高存款保险费率,并可对其采取补充资本、控制资产增长、控制重大交易授信、降低杠杆率等早期纠正措施。
三是央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MPA对于资本充足率的考核约束着广义信贷的资产增速,要求资本充足率要高于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C*。MPA评估包括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跨境融资风险、信贷政策执行共七类指标。对于MPA不达标的机构,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动态差别准备金、窗口指导和逆周期资本要求等方式,督促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四是存保费率核定。存款保险费率根据存款保险风险评分指标得分情况确定,目前已知90分以上费率万分之2,80分至90分费率万分之2.5。考核以下指标:资本充足率25分(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定性标准35分(央行金融机构评级1-10级、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水平)。
当前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盈利水平承压下行,无法持续匹配高资产增速。近年来,在存贷利差持续收窄、金融输血实体经济背景下,衢江农商银行资产规模仍保持双位数增长,在以量补价的背景下资本加速消耗,而盈利水平承压下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率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持续下降。在2021年度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紧抓该契机及时以减值准备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净额,这才得以缓解了资本压力。
假设衢江农商银行未来三年每年的资产负债平均增速在13%-15%水平波动。经过测算,将在第三年大概率会出现资本缺口的情况。
(二)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与收益率两者难匹配。现行巴塞尔协议III框架下,能否实现内生性增长是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内生性增长是指银行在不依赖外部股权融资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净利润来支撑风险资产的持续增长并且保持股东的回报持续增长的一种经营状态。内生性增长的关键在于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要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收益率相匹配。而当前市场竞争白热化,国有大行纷纷下沉,以较低的利率来争夺农村市场。农商行为巩固自己的农村阵地,被迫不断下调贷款利率,采用以量补价的策略保市场维份额,但该策略带来的最后结果是风险加权资产的增速与收益率难以匹配。
(三)资产负债管理系统性支持难满足。一是缺乏资本约束模块的测算工具。资本约束下对业务发展进行控制,准确计量风险,控制资金业务投资发展速度。在MPA和流动性双重监管下,提前预测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可提前布局债券规模,提升资金收益率。基于系统自动测算的资金监测工具可以满足央行MPA宏观资本充足率和原银保监会资本充足率的实时测算,目前省内部分先进兄弟行已运用成熟,但目前衢江农商银行仍停留于季末的手工统计监测,受制于人的因素,不能实时反映两者指标反映的情况,也就无法监测出两者的业务发展空间,对指标的最大可利用空间缺乏支撑。
二是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的测算也采用手工模式。如果MPA的评级被评为C级,可能带来无法享受央行的再贷款和两项工具政策、不能发放金融债和影响准备政策等优惠,可见MPA在银行日常经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预先测算出对广义信贷规模的同比增速后,还需要测算宏观慎资本充足率。在确定广义信贷规模的增速后,还需要确定结构性参数。目前基础结构性参数值为0.9,根据央行之前的口径最多调整0.15个参数,即调整结构性参数至0.75。在确定了结构性参数后,即可根据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结构性参数*(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系统重要性附近加资本+逆周期资本缓冲)来测算。从整个测算过程来看,也显得较为复杂。当前衢江农商银行也仅能依赖于季度节点的手工测算,对于指标测算缺乏前瞻性。
三是“业财融合型”人才的缺乏。资产负债管理是非常系统的管理体系。既需要科技系统的支撑,也需要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业财融合型”人才的配备,还需要丰富管理经验的支撑。这样对于目标的制定才能更加科学精准,才会对业务发展更有指导意义。衢江农商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刚刚起步,部门联动、计划预报管理手段和人才配备方面都欠完整。
资本约束下资产负债管理发展思路
(一)以资本管理为导向的信贷政策倾斜。一是坚持“做小做散做土”的战略定位。在做好聚焦主责主业、拓展客户群体、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同时,根据新资本管理办法发展信贷业务,重点支持风险权重较低的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贷款、以个人住房为抵押的贷款等。
二是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在业务层面上,要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按照监管要求比例,选择开展好合理的产品。目前,计划将所投资资产由高风险权重资产逐渐向低风险权重资产转移,在贷款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减少资金业务的资本占用,力求减轻衢江农商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
(二)资产配置要在资本消耗和收益间作平衡。一是利用监管评级二级的优势,拓展资产配置渠道。在低率时代,信用适当下沉,可适当增配发达城市的需投信用债;同时,抓准利率债走势和时机,加强利率二级市场交易,增加资本利得,引入投顾业务,争取在低风险权重的资产配置下,提高收益。在MPA考核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拓展债券业务规模。
二是增加资金业务总体久期,提高资金业务收益率。当前衢江农商银行资金业务资产配置比大致是“债券规模:同业存单规模:其他=4:4:2”的格局,在广义信贷规模允许的情况下,调增债券规模,拉升整体资产业务收利益率。
三是丰富其他投资品种。开展债券借贷、质押式逆回购等品种。质押式逆回购风险权重为0,但属于广义信贷范畴,可通过调节每季度末质押式逆回购量,调节MPA考核压力。
(三)调优存款结构,缩短长期限存款占比。一是存款结构是影响银行资金营运、存款稳定率和存款成本率以及资金负债比例管理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前农商行主要以被动负债为主,在期限方面很难有主动性。农商行要以被动变主动思路优化存款结构。首先,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成为老百姓的信得过的贴心人;其次,在存款产品的种类上进行创新,特别是线上产品的创新;最后,利用各类产品创新提升活期存款占比,稀释总体付息成本。
二是存款利率定价方面。一方面,坚持差异化存款利率定价策略,衢江农商银行网点遍布各乡镇,部分偏远网点存在农商行独家经营的情况,利用非竞争性可以适当进行利率定价的下调;另一方面,紧盯他行利率定价情况,做到知己知彼。农商行要制定一套适时的定价策略,而不是一浮到顶的实施策略。
(四)发展中间业务,补齐非息收入短板。一是优化业务结构,增加非息收入来源。在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下,银行如果没有新的盈利空间,就意味着可能达不到行业平均利润率。非息收入不消耗资本,属于真正的无风险收入,是内生性增长的增长的关键。衢江农商银行应不断拓展中间业务产品和渠道,增加与客户的黏合度,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二是转变经营思路,彻底转变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2020年全国上市银行中,大型商业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已达到22.67%,而同期上市的农商银行同类占比仅3.95%,衢江农商银行则更低。在稳步推进信贷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已迫在眉睫,逐渐由基础性的代收代付和支付结算类业务向收单、理财、保险、代理咨询等高附加值业务发展。
(作者为衢江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