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扬帆正当时 守护健康谱新篇——万山区人民医院工作综述
梵净云天客户端 2023-06-13 16:01:21

五十七年沐风栉雨,五十七年砥砺前行。


2022年12月29日,万山区政府与铜仁市人民医院签订铜仁市人民医院万山分院建设框架协议,同时万山区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分院合作协议,挂牌成立铜仁市人民医院万山分院。


谁能料想,曾经那个始建于1966年的万山特区卫生院,如今以雄伟的身姿坐落于武陵山麓,日夜守护全区人民健康。


一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万山区人民医院秉承"传承、厚德、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大力发扬大仁大义的医院文化,打造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服务理念,努力建成一流的信息化现代医院。


近年来,医院大刀阔斧抓改革,凝心聚力谋发展,一举建成全区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奋力谱写了万山区人民健康事业的新篇章。


(图:铜仁市人民医院万山分院正式揭牌)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汇聚改革发展合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万山区人民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


该医院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持把党的建设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核心胜势,为医院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化教育管理,严格落实《党员积分制》管理,利用线下集中学、线上自觉学的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


——深入开展有融合、见实效、多载体、重规范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工作实际互学互鉴。


——强化意识形态建设。设置"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选树一批先进模范,强化宣传"正能量",筑牢意识形态堡垒。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党建引领,创建党建示范点。其中,2022年5月,万山区人民医院第一党支部被命名为"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落实"双带头人"培养,完善中层干部考察机制,组织优秀医疗专家团队开展健康"六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医德、医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关注的医疗领域,用好"驾照式管理规定"这杆枪,加强医院党风廉政和作风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医院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着力打造风清气正廉洁从医、医患关系清朗和谐的清廉医院,以实际行动当好新时代万医答卷人。"医院党委书记田景坤说。


(图:万山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加强医疗质量体系建设 推动管理提升新发展


质量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医院全面落实依法执业,狠抓医疗质量,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得到了新提升。


——完善医疗制度建设,严格贯彻医疗法律法规制度及操作规程,强化执行十八项核心制度,制定了《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十四五"能力提升暨"千县工程"建设方案》等方案,从严从细规范医务人员行医。


——加强医疗能力建设,建立全院多学科联合诊治机制,组织院内多学科会诊24人次,邀请院外专家来院会诊30余次。积极推行分级诊疗,畅通转诊渠道,向上级医院转诊600人次,乡镇卫生院向我院转诊病人64人次。


——积极开展院科两级业务知识培训,以培促学强技能。2022年共选派5名护士参加铜仁市护士岗位技能操作竞赛,其中2人荣获个人三等奖。


——建立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排长队长效机制,顺利实现各窗口服务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排队人数不超过10人,门诊就诊预约挂号时段起等候时间不超过30分钟,患者就医体验感显著提升。


——于2023年2月22日在妇产科诊区增设抽血室,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落实人文关怀,实现妇产科患者在诊区内一站式完成就诊与检查,避免孕产妇在院内来回奔波劳累,使孕产妇得到更好的就诊体验,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同时,医院认真开展送医下乡等义诊活动,2022年累计开展义诊活动15次,义诊人数2108人,医疗保障服务110次,派出医务人员216人次。


(图:万医巡回医疗队走进养老机构)


(图:医疗队下乡义诊)


持续强化医院智力支撑  人才队伍焕发活力


人,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是引领发展的"中流砥柱",卫生健康领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医院的发展更需要众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近年来,医院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不断培养本地人才,借用东西部协作专家资源优势,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精兵强将,福泽当地百姓。


——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医院现有职工713人,在编442人(含中医院80人),临聘人员271人,具有执业(助理)医师169人,注册护士288人。2022年通过人才引进(招考)专业技术人才3人,其中药学研究生1人,内科系统主治医师2人,事业单位招考录用9人,通过编外招聘和返聘等方式聘用卫生专业技术人才24人,弥补了医疗护理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


——强化本土人才培养。2022年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大专提升至本科共计10人,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通过正高2人、副高6人,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91人(中级职称48人,初级职称43人),通过执业医师资格20人。工勤岗通过考试合格取得技师资格4人。医院人员学历、职称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队伍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


——做大人才政策吸引力度。医院制定了人才奖励政策,在中、高级职称晋升时,给予不受核定岗位数限制,采取"即评即聘"政策倾斜;同时修订《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暂行)》,向中、高级层次人才增加待遇,同时完善兑现临床激励机制,让广大人才无后顾之忧。


(图;东莞帮扶专家曾尚明手术示教)


(图:东莞帮扶专家黄河清病例讨论)


巧妙借力组团对口帮扶  实现项目技术新跨步


莞铜协作,山海相逢。山海情深,健康同行。


自2021年东莞结对铜仁市开展东西部协作以来,在医疗协作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组团式"帮扶,万山区人民医院搭乘东西部对口医疗帮扶快车,强对接,扎实学,培养出一批批优秀医疗人才。


"自东莞市与铜仁市结对后,东莞市共派驻12名帮扶专家用心帮扶,并接收我院赴东莞市各家医院进修学习10人。"医院党委书记田景坤介绍道。


数据显示,2022年,医院共收治门诊、急诊总人次1497人,管理住院患者总人数234人,示范查房75次,技术示教210次,参与开展手术54台,参与院内会诊51次,带教36人次,抢救危重病人16人次,参与疑难病历讨论144人次,科室内讲课33次,培训人数720人次。通过与帮扶医院开展具体帮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医院医疗服务行为,改善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体验。


在2022年5月,成功申请了莞铜共建示范医院万山区人民医院乳腺中心项目,项目总资金200万元。该中心由乳腺科、内科、中医科、病理科、放射科、超声科6个科室组成,各科室均组建了乳腺治疗组且搭建与东莞市人民医院相应科室的远程协作平台。中心建设从医院实际情况入手,以"中西医结合"、"一站式"医疗服务为特色,联动莞铜力量,通过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提供规范合理的检查、诊断流程和最佳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据统计,自乳腺中心成立以来,乳腺门诊量221人,住院病人38人,手术病人24人,其中乳腺癌手术3台。2022年超声科乳腺病人113人(4类14人,其余为4类以下),远程会诊70人。


(图:2022年东西部协作莞铜乳腺病诊疗技术学习班 )


(图:东莞市人民医院钟教授(左3)指导新技术乳腺导管灌注治疗)

除此之外,医院还加强本地三级甲等对口帮扶工作。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铜仁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院和专家们的帮助下,医院五大中心建设、新技术、新项目等工作取得了明显突破。


——五大中心建设方面,2022年共开展静脉溶栓33例,抢救危重孕产妇11人,危重新生儿3人。创伤中心、胸痛中心正在有序建设中。


——新技术管理方面,2022年申报院级新技术、新项目25项,全部通过审核。在铜仁市人民医院第一批帮扶专家进驻后,妇产科、重症医学科等学科不断实现新技术的突破,填补了万医技术上一个又一个空白。


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  开创区域医疗新格局


为进一步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区域内就诊率,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加快实现"90%的病人住院不出区"的医改目标,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认真谋划工作措施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


——充分发挥牵头医院技术优势,利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手段,推动优质资源下基层,医院技术骨干向下沉。调整职称晋升下乡人员下乡次数至90次,由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延伸到各村卫生室,每隔5天派人到成员医院指导医院管理、教学查房、临床诊疗及护理延伸服务,2022年共开展临床诊疗3306人次,授课及教学查房780次。新冠感染放开初期共派医护人员125人次,全覆盖巡诊万山区11个乡镇10个轮次,共巡诊1308人次,其中65岁以上426人次,识别重症倾向患者25人次,协助转院25人次,区域医共体内下转患者80人次,开展义诊34场次,共义诊3108人次,处理人数2132人,发放宣传资料4896份,血压2446人,血糖2091人,送药品1500元。


2022年8月11日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开展

(图:医院开展"万医下基层"大型义诊活动)


——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管理水平,2022年接收基层乡镇卫生人员免费进修学习35人次,麻醉科协助茶店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手术1次,针对长期有慢性病、康复期以及肿瘤中晚期患者的延伸服务,护理人员进入家门进行一对一指导。目前正积极协助万山镇卫生服务中心筹建区域医共体次中心建设,积极为基层医疗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


——建立转诊、就诊、就医绿色通道,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建立完整的"上转下转"制度,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2022年共开展远程会诊50例,远程影像诊断7465例,远程心电诊断526例,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医。


——2022年10月23日起实施领导包靠乡镇卫生院、医生下沉开诊及双向转诊工作,在万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坪乡卫生院以及茶店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医共体门诊和康养服务中心,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和儿童实施"防、治、管"一体化管理,提供延伸服务,把医疗与养老、养生相融合,开展治未病、中医养生、疾病康复等服务。


2022年6月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成功开展首例

(图:2022年6月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成功开展首例"再次胆道探查+肝左外叶切除+肝左内叶胆管切开成形术")


服务基层,任重道远。


下一步,万山区人民医院将不断强化自身发展,切实有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保障基层医疗机构高质量建设,有效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奋力开创万山区人民医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万山区人民医院提供)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