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逐年增强,职业教育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22年末,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4.9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39.57%;职业本科招生6910人,较上年增长142.29%;高职(专科)招生15.4万人,较上年增长18.31%。
2019—2023年,山西省财政厅累计安排省属4所学校一般公共预算拨款35.3亿元。其中,双高专项资金3.4亿元,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服务平台、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双师队伍、校企合作水平、服务发展水平及国际化水平等十大改革任务约2000个项目点建设。4所学校中期绩效评估结果全部为“优秀”,引领全省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为切实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山西省教育厅推动职业学校重组重塑和办学条件达标,各县(市、区)重点建好办强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为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积极鼓励具备招生资质的“高水平中等职业学院”建设单位、普通中专学校,与省内高职学校联合开展“三二分段”五年制人才培养工作。依托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高等职业学校与应用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同时,实施省级“双高计划”,立项建设1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
为真正提高效率,山西省还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实体运作模式。积极对接山西省重点专业镇,培育建设省级特色产业学院。在原有八大职业教育集团的基础上,批准成立山西省药品食品医疗器械职业教育集团和山西省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推进产教融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校企双赢。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以“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形式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兼薪制度。
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山西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国家精品在线课程负责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教师等56名教师认定为2022年度职业教育教学名师,并定期开展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名师认定。
此外,山西还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改进教材管理,做好教材编制、审核、选用、使用、更新、监管工作;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