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野生群落!南昆山极危物种长梗木莲再度绽放
华南国家植物园等专家团队与南昆山保护区管理处携手开展人工授粉和保护研究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3-05-31 10:34:22


惠州龙门南昆山生长着1900多种植物,其中有一个珍稀物种被列为“极度濒危”,且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在南昆山发现有11株野生植株,它就是长梗木莲。

近日,其原生地——南昆山保护区海拔700~8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的长梗木莲迎来难得一见的开花季,吸引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和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两个专家团队到此进行人工授粉,同时开展保护研究工作。

 

 


全球仅南昆山发现有11株野生植株


“长梗木莲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树干通直、树形优美、花大芳香,也是非常难得的园林观赏树种。”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吴兴一行趁着花季,专程赶到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此处的长梗木莲人工授粉,并开展调查记录和研究。


专家正在进行授粉作业。

长梗木莲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庆文教授团队于2003年在南昆山进行野外考察时首次发现。该物种由于缺乏传粉昆虫、雌雄蕊发育不同步、柱头可受期极短等原因,导致其繁殖非常困难,自然状态下基本上只开花、不结果实。为了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它的守护者们展开了一场马拉松式的救援行动。如通过嫁接、扦插、人工授粉等方式,使该种群不断壮大,不至于面临灭绝的危险。如今,长梗木莲已走出惠州,推广到了东莞、广州等地。


在雌蕊上均匀涂抹雄蕊花粉。

“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仅在南昆山发现有长梗木莲的野生植株11株。”吴兴说,2003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科研团队在南昆山发现长梗木莲后,曾根据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广泛地开展野外专题调查,意图寻找到更多长梗木莲,但截至目前,尚未发现第二个长梗木莲野生群落。此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的专家团队对长梗木莲进行人工授粉实验,希望通过探索实践和记录跟踪,提高长梗木莲授粉成功率和种子的发芽率,从而提高物种保护的有效性,让这一珍稀濒危植物在它的原生地得到最大的保护。


科研助力,有效提高
长梗木莲人工授粉成功率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4年,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龙门县西南、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的西北部,地处龙门县与从化区、增城区交界处,管护面积1887公顷,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8%,是广东省森林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南昆山保护区至今共发现植物有1979种,动物335种。长梗木莲便是其特有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之一,2023年3月,入选《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长梗木莲花朵盛开。

记者看到,在南昆山保护区的“蜻蜓馆”旁,一棵长梗木莲树高约5米,树旁立着一块招牌,写着“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特有保护树种”。树上的花朵渐次绽放,花朵完全绽放时约手掌大小,花瓣白色,雄蕊和花丝为红色;雌蕊群淡黄绿色,十分美丽。

“自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一直根植华南,致力于做好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努力为绿美广东建设和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吴兴说,通过前期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在把控好授粉时机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长梗木莲人工授粉成功率。他建议,首先应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其次在技术上应加强长梗木莲繁殖机理方面的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它的繁殖成功率,并提高种子活性,在保持原始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扩繁,并实现野外有效回归种植,扩大自然居群分布,才能真正实现该物种有效保护。


长梗木莲花朵初开苞。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保护区将继续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国内专业院校合作,统筹好长梗木莲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加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拯救保护和科学研究力度,全面提升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管理水平,为保护物种多样性作出积极贡献,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筑牢生态基底。


【名词解释:长梗木莲】


长梗木莲隶属木兰科木莲属,材质优良,是一种极佳的园林观赏及用材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一般生长在海拔700~8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是常绿高大乔木,树形高大挺拔,花瓣白色,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严重缺少有效的传粉昆虫及雌蕊、雄蕊成熟时间不一致,且柱头可受期极短等,长梗木莲的繁殖非常困难,是极度濒危植物,2023年3月,入选《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文 惠报全媒体记者游璇钰 黄晓娜 陈相成

图/视频 惠报全媒体记者陈相成

一审:冉万瑾  二审:李柏平  三审:罗孝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