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襄安的早晨
中国财经报 2023-05-29 18:39:15

作者:戴启文

东方已经露出鱼肚白,襄安老街依然空荡荡。统一馄饨店慢悠悠地开了门,店家打着哈欠,舒展庸倦的身子,他先起灶,再扫地、抹桌。有食客来问什么时候能开餐,店家笑着说:"慌什么?"依然不紧不慢地收拾着。

氤氲的雾气笼罩着春日里的皖江平原,笼罩着襄安的街道。白雾深处,是长江和永安河起伏的波浪,是鼻息一般隐隐约约的涛声。浓雾里,唐朝的古井静立在白鹤观中,李鸿章家的仓房已是断壁残垣。石板路被水泥路取代,街道两边多为当代风格装饰的店面,零星保存几幢青砖小瓦的徽派宅子,还有一幢民国时期用青砖砌成的欧式建筑。不远处响起"唰唰"声,是清洁工在清扫街道。

一辆汽车停到馄饨店旁,店家招呼道:"请停远一点,别堵了路。"车上下来几个人,店家又招呼他们道:"吃早点吗?先到王前故居那里转转吧。"

店家忙起自己的活。他的店里,几个帮手已经把蟹黄剔出来,把虾仁挑出来,把新割的香菜洗净再切成末,把温热的瘦猪肉切成丁,然后统一放到藕粉里干拌。店家洗洗手,把半桶油倒进锅中。

有人问米饺好了吗?店家哼了声,好饭不怕晚,点火热油,回头往店里招呼:"干拌好的馅料加水,再拌出汁水。"接着,揪过一团烫过的米面,擀出巴掌大的米面皮。帮手接过白白的面皮,放入馅料,包出银元宝一样的饺子。

这时,店里的炖骨头汤已经开锅了,热气飘出来,笼住了店面。热气中,店家的混沌也开了锅,只见他左手拿起一只青瓷碗,右手抓一把香菜,再揪一撮碎葱,跟着用笊篱捞出馄饨倒进碗里,端着盛了两勺骨头汤的青瓷碗,回头招呼"别烫着",然后又拿起一只青瓷碗......

街面上的人多了起来,来往的汽车也多了起来,零星还有几辆外埠的轿车,人们络绎不绝地汇聚到早点铺里。古镇的慵懒倦怠消失了,油锅里"激情澎湃"的食物对味蕾的召唤,激起人们的食欲,使大家快乐起来。

尝过了襄安的早点,再到襄安老街四处转转,买了些绿豆糕和酥糖带走。外地客人还未尽兴,问道:"襄安是千年古镇,它古在哪里呢?"本地的朋友笑着回答:"襄安的古,被你吃到肚子里带走了。"众人哈哈笑起来。古镇襄安的千帆竞渡已经被巨轮破浪取代,青砖小瓦石板路旁都是现代化建筑,她的气韵已经幻化成地方特色小吃,被远近的人们惦记。

太阳出山了,霞光映照着襄安的大街小巷,映照着襄安的高楼新店。沐浴着金色阳光的古镇襄安被高铁丢在了江湾、河湾,可是她似乎并不在意,只是静静地接受江风、河风的吹拂,从容地欣赏依旧的涛声。

(戴启文,安徽作协会员,供职于安徽省无为市财政局。已出版《无为史话》《千年古镇襄安》《千年古镇山水开城》《九龙滩》等作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