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好吃!  罗平榆黄菇孕育“大产业”
掌上曲靖 2023-05-25 12:37:54

掌上曲靖讯  (曲靖日报记者 陈泓洁 通讯员 何华文 )日前,记者走进罗平县板桥镇花红村百吉山林下的太空菌种培育野生菌人工促繁基地,一簇簇层层叠叠金黄色的榆黄菇菌朵,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十分惹人喜爱,惊艳了初夏的林下时光。

一位前来购买鲜菇的村民,小心翼翼地从地里拔出一丛带着泥土气息的榆黄菇,捧在手里,满心欢喜地左看右看。

榆黄菇又叫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黄金菇,因为菌盖为鲜黄色而得名,当地人又叫鸡油菌。榆黄菇外观艳丽美观,似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惹人喜爱。榆黄菇味道鲜美、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既有食用价值,又有滋补强身的药用价值。

吴芳春是上发且村的脱贫劳动力,近期在林下基地务工,只见她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拿起菌子,熟练地削去蘑菇底部的泥土,娴熟地拔着榆黄菇,笑容挂在脸上。"平常我就在家领娃娃,没什么收入。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近采摘蘑菇,一天能有60元到80元不等的收入。比我来得早的、手脚麻利的一天可以拿到180元到200元不等,挣钱领娃两不误。"吴芳春高兴地说。

"我们从这里路过,都闻得到这种特别的香味。这个菌的样子也很好看,很喜欢就买点回去尝一下味道。我们是在陆良种蔬菜的,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比较有信心,鲜蘑菇1公斤30元,效益可观,准备好好考察这个产业。"到现场购买鲜蘑菇的王学敏兴奋地说道。她买了菌子后,还饶有兴趣地咨询,打算回乡创业种植榆黄菇。

花红村委会辖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全村563户2274人,在家劳动力600余人。当地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1612.2毫米,有林地1万余亩,被命名为省级森林乡村。花红村的百吉山林下土地肥沃、温湿度适宜培植野生菌,经云南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专家组及技术人员多次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为云南省最佳培植野生菌基地之一。

据了解,今年三月中旬, 花红村的野生菌种植基地开始建设 ,投入约30万元,建设拱棚面积约80亩,其余面积用于野生菌促繁,共吸纳解决当地村民就近务工50余人,其中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28人,务工人员人均月增收1000余元。据悉,二期工程基地规模将扩大到600余亩,建设冻库,冷库,保鲜房和烘烤一体的野生菌精深加工基地,后期还将规划建设菌包生产基地,并覆盖全村,百吉山林下野生菌种植模式也将逐步在罗平全县适合的乡镇、街道进行拓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据花红村党总支书记王学周介绍,百吉山林下野生菌人工促繁基地现有80多亩,综合评定下来,一亩一季可出5到9次,可产鲜菇4吨,一年近10万元,风险可控,群众种植积极性很高。目前,采用"协会+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的运作模式,公司按保护价收购,协会提供技术支撑,合作社组织群众进行生产,帮助群众发展产业。云南省野生菌协会常和平在基地负责管理和销售,他拿出一本记账本,上面记录着,从4月中旬到5月初,仅在地里销售鲜蘑菇的收入就有几千元,村民更有信心开展种植。

此外,今年上半年,花红村还种植榆黄菇、鹿茸菇、猴头菇、白玉耳、露水鸡枞等菌孢种25.2万公斤,通过产业项目带动,有效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近务工的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同时,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

近年来,罗平县板桥镇花红村委会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抚林育菌、"借绿"生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填补了山林生长的"空白期",盘活了林下资源,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该项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小蘑菇"孕育"大产业"的发展"钱景"将变成现实。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