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人民币汇率延续贬值走势,整体处于波动下行状态。继5月17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年内首次跌破“7”元大关后,5月18日离岸人民币汇率跌超500点,5月19日离岸人民币汇率继续走低,日内跌超100点,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人民币汇率“破7”意味着什么,未来是否会出现持续贬值状态?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表示,人民币年内首“破7”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首先,在5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表示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很小,此番表态带动近期美元指数有所反弹。其次,年初以来我国国内结汇率总体偏低、售汇率较高,意味着高额贸易顺差更多转化为国内美元存款,而非兑换为人民币,也会对外汇市场供需平衡带来一定影响。最后,近期我国发布的宏观数据显示经济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对汇市情绪产生某种影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海外中小银行业风波和美国债务上限从避险层面对美元形成一定支撑。
记者注意到,过去5年,人民币对美元三次“破7”,第一次是2019年8月,第二次是2020年2月,第三次是去年9月,前两次用了5个月回到7下方,去年用了3个月回到7下方。对此,冯琳告诉记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度“破7”又回到“7”以下,双向波动弹性明显增强,也意味着市场对“7”点位的敏感性已有所淡化。
那么,人民币近期是否会继续大幅贬值?冯琳称,预计短期内多重扰动因素还可能发酵,人民币“破7”态势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从中长期看,伴随美联储本轮加息过程进入收官阶段,加之银行业危机影响下,美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后期美元指数持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伴随国内经济持续修复,包括人民币存款利率在内的各类市场利率回升是大趋势。同时,当前结汇率偏低、售汇率较高态势也难持续,后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重回基本面主导,不存在较大贬值空间。
“这样来看,本轮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更多是外汇市场正常波动的结果,接下来监管层可能会通过强化市场沟通等方式,适度引导市场预期,防范汇市‘羊群效应’过度聚集,但短期内通过政策手段介入干预的必要性不大。”冯琳说。
平安证券发布研报指出,随着七国集团峰会“落地”,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缓解以及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释放更为明确的货币政策路径,市场情绪将会改善。此外,如果后续我国稳增长政策能够进一步加码,也将有助于改善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对人民币汇率也会带来较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