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荆门境内的高铁进展,超2000000人次围观! | 九派通

好消息!

好消息!

好消息!


荆门境内正在修建的
荆荆高铁
沪渝蓉高铁
有!新!进!展!

5月18日18点25分
经过70分钟左右转体施工
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
荆荆高铁荆门特大桥转体梁
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的
沪渝蓉高铁太白集特大桥转体梁
成功跨越焦柳铁路
分别实现精准对接

这是全国首次
两座不同高铁特大桥
同步同时转体

图片

两座高铁转体桥成功转体 记者 吴浩 摄


此次转体地点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漳河镇内两座转体梁均为长112米T构连续梁,为减少上部结构施工对焦柳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两座桥梁采用平衡转体的施工方法。即先在铁路一侧浇筑梁体,再通过转体使梁体就位、调整梁体线形、封固球铰转动体系的上、下盘,使两座特大桥分别贯通。


图片

两座高铁转体桥转体前现场 记者 吴浩 摄


两座转体梁共重约1.3万吨,转体转角50度;两座转体梁的中心距离为42.5米,高差5.3米。沪渝蓉高铁转体梁旋转半径53米,荆荆高铁转体梁旋转半径49.5米,两个梁体旋转半径都大于42.5米,且都在同一“天窗点”内跨焦柳铁路,必须同时同步转体。

转体前,两座梁体处于平行位置。为确保转体施工安全,在转体过程中,两个梁体始终处于平行状态,因此转体启动时间、转动速率必须一直保持同步。施工人员提前沟通对接,进行模拟演练和论证研讨,提前1天对T构连续梁进行了试转体,对转体的转速、点动位移、惯性位移值、启动牵引力、转动牵引力等关键参数和牵引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收集确认,提前分析预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和预案,确保转体施工顺利完成。

转体过程中,施工人员采用应力监测超限实时预警系统、转体自动化实时姿态监测系统,实时动态指导转体施工,安全精确引导转体就位。


图片

两座高铁转体桥成功转体 记者 吴浩 摄

据中铁十一局荆荆高铁1标项目经理王平介绍,转体主牵引索15根15.2mm钢绞线匀顺地绕在转盘周圈上,通过一套两台同步的自动连续牵引设备,控制梁端以1度/分钟的速率缓缓转动。现场,在70分钟铁路封锁的“天窗点”时段内,桥体缓慢转动50度,各自精准对接铁路两侧桥墩,到达设计指定位置。


此次两座不同高铁转体桥同步同时转体,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新媒体矩阵(九派通客户端、九派通视频号、九派通抖音号、九派通微赞等)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视界客户端、人民日报视频号、人民日报微博、中国铁建抖音号以及荆州媒体(江汉风客户端、荆州发布、荆头条)等同步进行了直播,线上围观人次超过两百万。

九派通记者乔锦(左)现场采访


图片


图片


图片


延伸阅读

荆荆高铁和沪渝蓉高铁都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骨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条高铁在荆门西站交会互通,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其中荆荆高铁线路全长77.6公里,东西连接沪渝蓉高铁,南北贯通呼南高铁;沪渝蓉高铁线路总长约2100公里,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六省市。

荆荆高铁的建设可大幅提高沿线运输质量、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对于支撑和引导沿线新型城镇化建设,畅通省内大三角铁路循环、推动江汉平原振兴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沪渝蓉高铁建成后,将更好地发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带动作用,对推动构建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待荆门高铁
早日建成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