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对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山西省各级财政部门聚焦增收丰产,聚焦关键要素,聚焦多元化投入,全力支持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为赢得全年粮食丰收主动权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增收丰产,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在实际补贴面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足额安排省级配套资金,按照67元/亩的补助标准,将补贴资金精准发放到全省约500万农户手中,确保补贴标准不降低。突出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安排资金1.64亿元,在中央补助每亩150元的基础上,省级再补助每亩50元,支持完成82万亩建设任务;继续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适用机具购置补贴工作,对适用播种机、收割机予以补助。坚持防抗救相结合,新增省级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3000万元,应对突发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加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投入,新增资金2900万元支持适时开展增雨雪作业,助力农业生产。
聚焦关键要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高标准农田投入,积极落实中央提标政策和分担比例要求,足额安排省级配套资金,支持全省新增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提质改造8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40万亩。支持种业振兴行动,安排资金1.7亿元,用于加工型马铃薯良种示范基地建设、种质资源普查、建立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等,同时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资金向种业振兴领域相关项目倾斜。加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力度,落实地方财政支出责任,新增省级资金1.25亿元,对从事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农机进行补贴,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兑付率。加快补齐农村水利短板,支持新建大中型灌区和现有大中型灌区扩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5年内新增或恢复300万亩水浇地,提升农业灌溉能力。同时,支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人才培养等项目同步推进。
聚焦多元化投入,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农业领域。优化调整农业信贷担保贴息奖补政策,对纳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粮油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实际贷款利率在LPR+185BP(含)以内银行贷款,且贷款利率不超过5.55%/年(含)的银行贷款,按照实际贷款利息的45%予以奖补;实际贷款利率在LPR+185BP(不含)至LPR+278BP(含)的银行贷款,且贷款利率不超过6.48%/年(含)的银行贷款,按照实际贷款利息的25%予以奖补,较其他主体上浮5%。提高农业保险政策效能,继续实施省级政策性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在全省推广小麦、玉米制种保险,将玉米种植成本保险保额由每亩360元提高至400元,推动农业保险从“保基本”向“保收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