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花盛开|徐显敏
掌上曲靖 2023-05-17 11:14:14


        高校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曲靖师范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师生心田,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

        在去年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曲靖师院体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代表曲靖市参加了秋千、陀螺、吹枪、射弩、民族健身操等7个竞赛项目比赛和3个表演项目表演,摘得5枚金牌10枚银牌,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今年年初,捷报再次传来:3月17日,省委、省政府公布《关于表彰奖励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获奖项目的决定》,曲靖师院外国语学院二级教授黄琼英专著《〈阿诗玛〉翻译传播研究》,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著作类一等奖,这是学校近年来获得的最高科研成果奖,为学校少数民族文化翻译研究揭开崭新一页。

近年来,曲靖师院先后荣获云南省、曲靖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称号,这是全省本科高校不多、曲靖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21年9月,成立了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基地成立以来,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助力曲靖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方面,屡获佳绩。

        曲靖师院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现有16000余名师生中,少数民族种类38个,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达20%。近三年来,校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殷殷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与立德树人相结合,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书写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曲师新篇章。我们主要是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着力宣传教育,共建精神家园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专章讲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发挥了课堂教学润物无声的作用。

        二是充分利用各专业课程教学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法律与公共管理学院开设《民族社会工作》等6门课程,人文学院开设《云南民族史》《东南亚史》《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研究》等6门课程,全校大学体育课程专门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课程,艺术类课程开设民族音乐和民族舞蹈类课程,通过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教学,加深了学生对“三个离不开”的理解,促进了各民族师生心灵契合和守望相助。

        三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青年夜话、辅导员之声、珠源讲坛、道德讲堂、创想曲师等校内活动平台,采用征文比赛、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参观访问等形式,开展“五个认同”教育,使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识,成为师生坚定而自觉的行为。

        第二,着力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交融

        一是搭建体育活动交流平台。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学院常年开展高脚竞速等项目的训练,校运会常年坚持设立舞龙、民族健身操等传统项目;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与训练,承办曲靖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参与各级各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学生获各类奖项200余个。在体育训练和竞赛中,促进了各民族师生文化交流、思想交融和情感共鸣。

        二是搭建文艺活动交流平台。发挥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专业优势,通过排演节目、创作精品、组织参加各类艺术体育竞赛等途径,促进民族文化交流;音乐舞蹈学院编创的大量民族音乐舞蹈、民歌演唱已成为校园最为生动有效的教育形式;美术学院充分挖掘展示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带领师生深入嵩明、石林等民族村寨采风写生,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升华各民族师生命运与共的情感。

        三是搭建社会实践交流平台。连续五年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开展为期10天的“送教入户”主题实践活动,架起了各民族沟通的桥梁。连续多年组建暑期大学生宣讲团,以“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地区均衡发展”为主题,深入民族地区和村寨,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政策;积极承办云南少数民族大中学生暑期同心营等活动,促进了思想沟通和心灵交流。

        第三,着力文化引领,创建活动载体

        一是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等相融合,建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曲靖市少数民族音乐舞蹈传承推广基地”等基地,建有“古鱼王国博物院”和“红色文化展览馆”,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大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建有“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曲靖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曲靖市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基地”等6个研究基地,大力支持大学生民族舞蹈协会等5个民族类社团在校内开展民族文化研学活动,推动各民族文化交融互鉴、创新发展,推动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第四,着力人才培养,加强研究阐释

        一是加强学历教育。自2020年9月起,连续三年面向云南省边境贫困地区,恢复招收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员550人,预科生报到率100%,升学率100%,家长学生满意率100%,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重视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教育、帮扶和党员发展工作,使他们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是加强职业培训。自2020年以来,承办云南省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达标培训项目三期,完成来自玉溪市等五个州市1220名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任务;与曲靖市教体局联合,对曲靖市100名少数民族教师开展教学业务培训;与曲靖市民宗委联合,对曲靖市52所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的两万余名中小学师生开展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培训,彰显了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全校教师2020年以来获得和完成有关民族工作的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项目2项、省哲社项目7项;出版有关民族工作研究专著10部,发表《彝族烟盒舞的活态传承》等相关论文78篇,3项民族工作研究成果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较好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拓展了实践活动空间。

        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研究基地作用,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力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推动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在新的征途中,我们将继续巩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成果,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努力把学校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和特色高地,为曲靖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曲靖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徐显敏


        曲靖日报社记者 杨晓 钱品瑞 吴琴巧 视频拍摄制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