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1—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连续两年作为全省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以开展成本效益分析为突破口,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蹚出了一条“市县一体推进、成果共建共享”的实施路径。两年共选取28个重点项目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形成了多项成本定额标准和财政支出标准,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实践经验。
一是市县同步、全面试点,推动全过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低成本、高效率、快速度推进。临沂市财政局结合实际,研究制定2022年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市县一体推进、成果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将探索成本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全市“财政绩效管理深化年”活动任务之一,列入市委深改委督办事项,并纳入市对县区预算绩效管理考核范围。将全部财政资金纳入全过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范围,突出成本效益分析重点,对人员、定向定额补助以及民生配套需足额保障的项目加强全过程成本绩效管理;将运转支出、事业发展类项目作为成本绩效管理重点,逐步开展成本效益分析,逐项确定成本定额标准。按照“一个县区至少择优选择一个试点”的原则,市、县有针对性地选取了19个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资金额度较大的连续性支出项目开展试点,涉及城市运行维护、市场监管、卫生健康等共性支出领域。
二是密切配合、协同联动,探索建立健全“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第三方服务机构”工作运行机制,实现“1+1+1>3”的效果。财政部门负责试点牵头组织工作,市、县财政部门具体拟定本区域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实施方案和相关管理制度,对指标设置和分析报告审核把关,做好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应用。业务主管部门配合财政部门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根据成本效益分析要求及时提报试点项目成本核算、绩效目标、建设标准等相关信息,落实整改意见,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水平。第三方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按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设置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指标,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并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意见建议。
三是坚持结果导向、强化结果应用,发挥好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控支出、提绩效、强约束的作用。临沂市紧紧围绕核成本、评绩效、出定额、调机制、促管理等强化结果应用。全市共核定19项成本定额标准,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作为全市各级财政调整本年度预算和编制2023年预算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其中17个试点项目比原预算安排核减6731万元。研究制定了实施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操作指南,构建了预算编制核成本、预算执行控成本、预算完成考成本的全过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链条。以成本效益分析报告和有关法定标准、固定标准等为依据,逐步做实成本绩效指标;结合市级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增加“预算支出标准”信息项,收录支出标准4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