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面前不低头 独臂种出“致富果”
——记诚实守信“宜宾好人”何帝娇
宜宾日报媒体 2023-05-04 07:25:37

何帝娇在果园里采摘猕猴桃

宜宾日报记者 郭晓娟 实习生 陈涵冰

“今年,我们果园的猕猴桃产量预计在3万斤左右,应该有近30万的毛收入,接下来,我们还打算换种新品种翠香猕猴桃。”近日,谈起自家果园的丰收盛景,何帝娇高兴地对记者说。

何帝娇是兴文县仙峰苗族乡东方亮村二组村民,今年48岁。儿时,因一次意外摔伤了右手,因家庭困难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没能保住右手,落下了终身残疾。成家后,他和妻子还要承担起赡养失明的父亲、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

但困境并没有压垮这位坚毅憨厚的农家汉子。2014年,仙峰苗族乡依靠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仅东方亮村就种植了富硒红心猕猴桃300余亩。何帝娇牢牢抓住这一脱贫机会,租地种植了50余亩富硒红心猕猴桃。

种植猕猴桃是一个精细的活,开垦、种苗、浇水、拉网、绑枝、修枝、授粉、施肥、除草、治虫,一点也不能马虎,何帝娇因为右手无法用力,所以无论是挖地还是嫁接都只能用左手,必须双手才能完成的活儿,就由妻子来完成。从早到晚,两人像呵护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这50余亩猕猴桃。

2020年,何帝娇的妻子被查出患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之后不能再做重活。但是何帝娇并没有被不幸的人生遭遇击垮,凭自己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和勇毅前行的进取精神,战胜人生的艰难坎坷,用勤劳致富改变了家庭命运。

这几年,何帝娇得到了当地政府及好心人的帮助,对此,他心怀感恩,一直坚持着做人做事要凭良心。在种植猕猴桃期间,有人建议他用除草剂、施催长化肥等快捷方式,却都被何帝娇断然拒绝了,坚持机械除草,不用化学农药,种出的猕猴桃品质优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自己脱贫致富后,何帝娇不忘感恩积极回馈社会,鼓励带动周边残疾人参与猕猴桃种植。对不能实现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就把他们吸纳到自己的专合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对自愿开展种植创业的残疾人,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种植技术,积极联系销售渠道。

如今,何帝娇创办的兴文县帝娇益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发展了7个果园,种植猕猴桃114亩,吸纳果农12户44人,其中有13名是残疾人。

“我们依靠政府,但是不依赖政府,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把猕猴桃管理好,不但自己家要发展起来,还要带动乡里乡亲一起发展,这样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何帝娇说。

身残志不残的何帝娇,2019年被仙峰苗族乡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被兴文县委、县政府评为“励志脱贫先进个人”。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