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婚姻是一场倾斜中的平衡——探班国家话剧院话剧《比萨斜塔》剧组
中国财经报 2023-04-21 18:59:05


本报记者:刘祎璠

《比萨斜塔》剧照 

导演:王剑男

妻子:江佳奇

丈夫:邹一正


一块蓝黄相间的背景板前,站着一群手里拿着小贴纸的观众,他们时而打量着宣传板上的文字,时而低头沉思,然后走上前将手中的贴纸贴在写着尊重、爱、信任……的不同区域。在这些文字的旁边,写着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是话剧《比萨斜塔》本轮首演散场后观众根据导赏册上的提示在剧场前厅参与互动。而这个令众人犹豫再三才做出选择的问题,正是《比萨斜塔》所诠释和探讨的主题。话剧讲述了发生在普通的一天,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对普通的夫妻准备离婚前的“决裂”,从琐碎争吵一直延伸到婚姻与爱情的真正内涵,表现了一对彼此忍受多年的中年夫妻,在决定离婚的时候才对彼此的内心世界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剧情在男女主角情绪非常饱满的时刻戛然而止,留给观众一个开放式结尾。妻子选择离开了吗?答案其实藏在每个观众的内心。

在《比萨斜塔》本轮开演前,记者来到了国家话剧院的排练厅与主创团队一起探讨舞台背后的创作构思。

“球员入场了,小伙子们真帅,他们肯定都喝酒,但他们的老婆肯定不吭声!”饰演丈夫的演员邹一正站在沙发前铿锵有力地说完这句台词便开始研究后面的“吵架”的站位。的确出乎意料,此次探班足足看了半下午的夫妻吵架。不禁让人心生疑问:鸡毛蒜皮的争吵也可以在舞台上演够一场剧吗?但当你看到作者一栏写着俄罗斯当代剧作家娜杰日达•普图什金娜的名字时,便会心生期待。

普图什金娜在这个剧本中,写下了关于婚姻的一个新颖比喻:“家庭生活——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倾斜,倾斜,但好像永远都不会倒下。”这位俄罗斯剧作家擅长将笔触深入两性关系围城中的女性,捕捉她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微妙心境,或勇敢或迟疑,或内耗或迷茫。她的剧本常常直面家庭生活的“一地鸡毛”,却又四两拨千斤地将这些“鸡毛”编织成诙谐的对白、多次反转的剧情,让家常琐事有了搬上舞台的可能。这一次,更没让读者和观众失望。

导演王剑男常说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却未必高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那些突如其来的事、难以名状的情绪,当需要用一种艺术形式来诠释如此种种,其实很多时候真实感是有些匮乏的。当他拿到《比萨斜塔》的剧本,便被普图什金娜笔下复杂又真实的这场“闹剧”所吸引,他想挑战一下:“关于情感关系的戏,能排得有意思吗?只有两个演员的戏,能撑100分钟吗?我想去试试。”

人们对克雷洛夫的寓言有这样的评价:“迎面走来时,你以为他是个小丑;当他离开,你看到他的背影,却发现他是个巨人。”这也是王剑男想在这部剧里呈现的前后风格反差:“前面的吵架像个闹剧,中间有很多喜剧元素,但是观众不是花钱来看两个小时吵架的,所以当他走出剧场,他要有所启发有所思考。”

《比萨斜塔》这部剧中关于俄罗斯作家作品的本土化处理方式是经过王剑男深思熟虑的。放弃原汁原味俄罗斯味的演绎,也不采用中国的地名、人名,关于国籍、年代都进行来模糊化处理:“从亚当夏娃开始,一直到世界末日的最后一秒,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争执和感情纠葛。我们想要强调的是爱情、感情本身,与国籍和时代无关,他们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可以去共情。”

观众在台下看着台上的“自己”,用戳痛伴侣的方式来证明对方的在乎。也许妻子没有离开,也许一切恢复常态。但今天激烈的争执所造成的伤痕,要用多久去抚平?还是说就不必抚平了?当彼此最深的伤疤都赤裸裸地被揭开,然后妻子留下了,但是留下之后呢?真实的生活往往是无解的,所以舞台也并未提供一个标准答案。

妻子 江佳奇饰

饰演妻子的江佳奇说自己最喜欢这个剧本的原因就是它真实地呈现了两性关系中的无奈与无力:“当今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贤妻良母,现代女性需要自己的事业、需要独立的思想,同时还要兼顾家庭,这对女性的考验极大。家庭生活的复杂性在于要平衡多重关系:夫妻关系、子女关系、婆媳关系,等等。《比萨斜塔》这部剧并没有给出一个双方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情节,所以它才真实。亲密关系中的很多问题确实由于男女思维差异等原因就是无法解决的,它的‘处理不了’才是这个剧本吸引人的地方。”

剧中的妻子歇斯底里,丈夫满不在乎。一个是老公、孩子、柴米油盐,一个是事业、朋友、酒精,当婚姻中的两人不再平等和彼此尊重,塔身便开始倾斜,其他因素不过是倾斜过程中的结构反应。

丈夫 邹一正饰

那么,如果婚姻中注定会有种种矛盾、冲突以及不可调和的问题,它还值得我们向往吗?《比萨斜塔》这部剧对待婚姻的态度是消极的吗?饰演

丈夫的邹一正给出了他的看法:“男女、夫妻之间不仅有差异,他们也有共性,只单纯地去做一个对立比较我觉得是不准确的。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些都塑造了人和人的差异。这部戏的后半段夫妻二人二十年来第一次完全敞开心扉去讲述自己的经历、心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彼此认知的过程。我们这个戏虽然是一个开放结局,但我个人认为妻子是没有走的,就像比萨斜塔一样,它不会倒。我们还是想要借由这个剧鼓励大家对婚姻和爱情保持向往,重要的是要去认知自己和对方,有了认知才有可能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话剧散场的时候,耳边传来一对夫妻的对话:

——“你觉得丈夫最后为什么会哭得那么伤心?”

——“因为他背叛,所以愧疚。”

——“我觉得是一种无奈和无力感”

——“所以你作为男人会觉得无奈?妻子有错喽?”

——“也不是,饿不饿,回家给你做个鸡蛋羹吧。”

也许婚姻就是如此,两性的立场、思维、角色永远无法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但在这背后,依然会有着惦念彼此冷暖饥饱的爱意。

也许你会不断地陷入怀疑、挣扎,但总有些时刻那些让斜塔屹立不倒的东西会忽然闪现,柳暗花明,正是很多普通人婚姻生活的常态,也是人生的恒常吧。

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当我们经历了爱与被爱,成为别人的负担或是担负起别人给的压力之后,走进《比萨斜塔》的剧场,你一定会有新的理解。


“家庭生活一就像那座比萨斜塔。倾斜,倾斜,但好像永远都不会倒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