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数字人物“梅岚” 惠梦 摄
用梅兰芳经典舞台形象打造的数字藏品,化身“国潮”俘获大批年轻粉丝;用气味电影技术制作的城市宣传片,让观众们因气味记住一座城、爱上一座城;咖啡馆推出城市主题特调咖啡,让热爱咖啡和热爱旅行的人同时“沦陷”……
在浙江义乌日前举办的2023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上(以下简称博览会),众多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新业态得到集中展示,彰显出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十足底气与后劲。
杭州妙绘科技有限公司推广智能绘画机器人产品 惠梦 摄
当传统行业遇上新技术
展望未来,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大势所趋。本届博览会上,文旅从业者们带来一件件科技含量十足的产品,为科技赋能文旅发展开辟新赛道。
戏曲国粹与数字技术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记者在梅兰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展区找到了答案——这里有从梅兰芳经典曲目《牡丹亭》汲取设计元素的数字球鞋,有以梅兰芳多个经典舞台形象为基础打造的数字藏品,还有通过大数据处理生成的梅兰芳数字代言人……
“梅先生在大众心目中是一个传统的艺术家形象,把他的形象元素与数字技术融合,打造成‘国潮’产品,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和喜爱。”梅兰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品牌数字衍生品总监张渊说,未来公司将在数字领域进行更多有趣的开发探索。
有着28年历史的美通香薰为本次博览会带来科技感满满的气味电影。观看气味电影时,观影者需要佩戴一条特殊的脖带,当电影主人公吃橘子时,脖带会同步喷发一阵清新果香;电影出现沙漠场景,观影者立刻能闻到一股尘土的气息。
“气味电影技术可广泛用于文化旅游场景,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示城市风貌。”浙江美通香薰科技股份公司内销中心品宣主管费费说,在公司为杭州亚运会制作的城市宣传片中,包含西湖莲花、钱塘江大潮水汽、良渚文化稻米香等个性十足的杭州味道,将给中外游客带来难忘的体验。
人们出游喜爱购买旅游纪念品,但批量生产的纪念品缺乏个性,杭州妙绘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绘画机器人产品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路径。博览会上,记者尝试扫描二维码、上传照片等几个简单步骤后,一个用AI画笔现场绘制的定制冰箱贴就诞生了。
“相比于传统PS制作,智能绘画背后是复杂的AI读取分析技术支撑,利用该技术研发推出的便携式产品可通过出售、租赁等模式向市场推广。”公司副总经理朱静洁说。
豆瓣人气水彩插画师伍洲苇介绍文创日历 惠梦 摄
当城市遇上青年力量
青年插画师、涂鸦艺术家、艺术专业学生……博览会上活跃着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用艺术与热情,丰富着城市文化生活的内涵与形态。
本次博览会上,80后豆瓣人气水彩插画师伍洲苇带来了个人手绘本草植物主题的日历、帆布袋等。“现在年轻人很喜欢国风,我用《诗经》等古籍中的植物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和文创产品开发,在粉丝圈中很受欢迎。”伍洲苇说。
本次博览会让伍洲苇认识到,国家对青年艺术家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可以用艺术为城市文旅发展赋能。“我是四川人,未来我想做一些和家乡联系更紧密的艺术创作,例如挖掘一些成都特色植物的故事等。”他说。
另一位生于99年、来自广东的涂鸦艺术家刘川湖和团队在博览会现场为观众们准备了新奇有趣的街头潮流艺术体验:观众不仅可以在巨型涂鸦作品下拍照留影,还能亲自使用涂鸦工具在体恤衫上体验涂鸦创作的肆意与畅快。
展区以外,从兰州西站到深圳大浪工业园,刘川湖团队和全国多地的政府、企业合作,完成了一系列城市主题涂鸦艺术创作。“我们将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与艺术家个人风格结合,很多作品都成为了当地的潮流打卡地。”他说。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一所培养复合型残疾人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展区内,学院非遗手工专业群大三学生付强正专心地为一名观众绘制卡通人物肖像。“我现在在义乌的一家设计公司实习,未来希望成为一名漫画家。”付强通过手语翻译对记者说。
带队老师张艳敏告诉记者,学院立足残疾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设立了包括工艺美术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的非遗手工专业群,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插画设计、文物数字修复、摄影后期、刺绣、陶艺、雕塑手工艺品制作等技术密集型工作。
“这次我们带来了很多学生作品,希望借此机会向全社会展示残疾学生的所学所能,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就业空间。”张艳敏说。
扎野咖啡推出城市主题特调咖啡“义乌·糖块儿” 惠梦 摄
当义乌人遇到咖啡
在义乌这座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各县市首位,常驻外商超过1万人的城市,坐在街边精致有格调的咖啡馆品味一杯咖啡,已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景。本次博览会上,众多义乌本地咖啡产品、咖啡器材等参展,展示了区域咖啡文化升级和咖啡经济发展的新脉动。
扎野咖啡展区内,人们频繁地掏出手机、亮出付款码——几款城市主题特调咖啡将城市文化元素和咖啡口味巧妙融合,令人一见倾心;浓浓“露营风”的马克杯、T恤等周边产品强势输出“年轻、狂野、自由”的品牌文化,叫人爱不释手。
扎野咖啡是去年在义乌市中心开业的一家露营主题咖啡店,符合潮流的风格定位、不断更新拓展的咖啡及周边产品线,使其迅速成为一家“网红店”。“现在义乌的咖啡馆越来越多了,有特色、小众的咖啡馆才能走得更远一些。”扎野咖啡合伙人曾丽说。
在博览会重点活动之一、义乌国际咖啡文化展上,全国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学生赛)火热举行,吸引众多来自义乌等地的职业院校学生参赛。“咖啡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文化展负责人王永生说,通过比赛可以更好地在咖啡行业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首次将义乌本地生产的一款咖啡机作为比赛设备。这款咖啡机的制造商是一家黎巴嫩外资企业,老板名叫菲拉斯,在义乌工作经商十余年。看到疫情后中国经济加速回暖,菲拉斯感到既惊讶又振奋,未来计划把更多的“义乌好物”卖到世界各地。
义乌咖啡经济的新气象,还体现在咖啡豆的进口环节。在义乌福岳进出口有限公司展区内,记者端起一杯用埃塞俄比亚生豆进口、本地烘焙的咖啡豆制作的手冲咖啡,入口微苦、中调微酸、回味甘甜的丰富层次和独特风味令人难忘。
“咖啡生豆进口不仅能够延长保鲜期、保留更多风味,还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咖啡馆拼配豆定制化生产需要。”公司负责人厚福亮说,在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公司于今年2月首次将咖啡生豆引入义乌综合保税区,填补了义乌咖啡生豆进口的历史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