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出市场更多呈现清歌曼舞式“诗画越剧”的当下,4月8日亮相“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的公益场越剧演出《走马御史》,却以铿锵锣鼓和阳刚硬朗的艺术风格,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生代表以及各行各业的党员群众展现了属于越剧的又一种风采。
“锣鼓喧天”的越剧表现
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出品、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演出的原创清廉越剧《走马御史》,取材于《宋史·陈禾传》,讲述了北宋宣和年间,御史陈禾(今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走马塘村人)不畏权势、反腐倡廉、秉公执法的故事,唱响了一曲反对奸佞祸国、捍卫人间正道的正气歌。
越剧《走马御史》剧照
演出开篇即高潮——舞台上,陈禾在面君力争时用力过猛,不慎将徽宗龙袍扯坏。这一见于史籍记载的关键情节,成为舞台戏剧性展开的神来之笔。围绕扯坏龙袍后的人物发展悬念,《走马御史》展开了陈禾被罢官回乡,堂兄陈定入京任御史再度上疏弹劾童贯冒功邀赏,被童贯逼死公堂;陈禾奉旨入京为陈定申辩,却眼看兄长死于权奸之手而不能救;陈定之子陈正梁为继承父志,入京中举再担御史之责;金兵入侵,陈禾再度奉旨入京抗金守国,几代人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前赴后继,以血肉和生命的代价最终诛杀童贯的故事。
国家一级演员杨魏文、郑春芬分别饰演的“陈禾”“童贯”,唱腔高亢激越,表演细腻传神,精彩演绎“一正一邪”;厉丹红、潘巧巧、吕馨溶、张慧红等年轻演员的表演个性分明,充满青春风采;而饰演“陈定”的“梅花奖”获奖演员张小君倾情加盟,更为此剧增加了一抹亮色。
越剧《走马御史》剧照
“我们希望做不一样的越剧——比如‘童贯’采用花脸的表演手法,小生借用老生的演法……”《走马御史》总导演王文龙介绍,在创作过程中,主创们对作品至少进行了8次重大修改,“在人物关系、情节、结构方面都有改动,不断磨合,最终才确立了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不同于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的传统越剧的花前月下与唯美典雅,《走马御史》从京剧、婺剧的表演方式中提取元素与越剧糅合,使得剧中人物性格、形象更加饱满、立体。王文龙说,为了让老底子戏曲的味道慢慢回归舞台,《走马御史》在高亢的打鼓敲锣声中启幕,保留了传统戏曲的程式精髓,营造出满台的急促、紧张和压迫感,成为推动全剧氛围与强化人物情感塑造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锣鼓喧天,唱念做打,是戏曲艺术的精华,有锣有鼓,可以催着演员按节奏不断推动剧情发展,也可以把观众带入到剧情中,更好地享受戏曲艺术。”导演胡悦表示。
活化非遗,传播廉洁
“硬核越剧”的“硬”,在于风格,更在于题材。《走马御史》中呈现的担御史之职责再三挺身、尽人臣之本分赤心不二、守清廉之正气一门忠孝,是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宁波廉洁文化祖训的最好诠释,艺术地表现了正与邪、廉与贪之间的较量;更希望告诉戏迷们,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清正廉洁,才能换来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安康。
越剧《走马御史》剧照
宁波廉洁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以清正廉洁、直言敢谏、除奸惩恶为主的御史文化,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自2004年以来,宁波提出了“廉政文化”这一概念,赋予清廉宁波以新时代的内涵,张人亚党章党纪学堂、宁波家风馆、王阳明故居纪念馆等一批主旨突出、地域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基地,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清廉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让沉默的非物质文化开口说话,让宁波的廉洁文化流动起来”,2021年起,宁波市演艺集团积极创排原创越剧《走马御史》,以越剧形式弘扬御史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宁波特点的廉洁文化品牌。2022年3月以来,《走马御史》已先后巡演40余场,剧中的“清风正气”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对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拒腐防变,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后,《走马御史》还将启程巡演全国各大城市,进一步展示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廉洁文化建设标志性成果。
越剧《走马御史》剧照
“丰富的廉洁文化是宁波的一张亮丽名片,《走马御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让非遗活化,让历史发声,让廉洁传播,这也是演艺集团发挥文艺人才作用,在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作品中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宁波市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红说。
“宁波制造”即将“密集出港”
宁波出品的越剧,并非只有“硬”这一个关键词。4月9日,宁波小百花越剧团还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经典越剧《追鱼》,用传统戏曲的青春力量给经典剧目“保鲜”——作为越剧宗师徐玉兰、王文娟的经典代表作之一,《追鱼》中不仅有传奇唯美的爱情,还有大量武戏场面,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场轻松浪漫又“文武兼备”的爱情传奇。
越剧《走马御史》剧照
《走马御史》与《追鱼》,是“宁波制造”即将“密集出港”的“先声”。“经过长时间筹备,‘宁波制造’的舞台艺术精品整装待发——除了这次晋京演出的《走马御史》与《追鱼》,描绘新时代‘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宁波全新蓝图的舞剧《东方大港》将于5月在国家大剧院正式‘启航’;6月底,当代舞剧《冼星海》也将在国家大剧院连演四场……”谈及上半年的演出计划,林红滔滔不绝。
曾几何时,宁波的演出市场以戏曲为主,而今天观众走进剧场,甬剧《筑梦》、话剧《大江东去》《张人亚》、越剧《明州女子尽封王》《走马御史》《藏书楼》、民族歌剧《呦呦鹿鸣》、交响套曲《港通天下》……乱花渐欲迷人眼。宁波市演艺集团更积极“借船出海”,与武汉、北京等演艺机构和高水平艺术家合作,开拓“创作在北京、制作在宁波、市场在全国”的精品创作之路,为各地观众全面展现宁波港城文化蓬勃发展的动人姿态。
越剧《走马御史》剧照
“宁波制造”的舞台艺术精品“密集出港”,登陆全国各大重要“戏码头”,林红希望,能够展现宁波舞台艺术的综合水准和实力,率先在“精神富有”和“文化先行”中交出满意答卷,永攀文艺高峰的同时,奋力打造最鲜明的文化新高地:“创作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艺术精品,是艺术院团的立身之本;立足本土题材,讲好宁波故事,是宁波市演艺集团与生俱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