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关于年轻人摆摊致富的案例屡见不鲜,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相关话题还冲上微博热搜榜。
山东临沂,00后护士小宋兼职卖水果,两周赚1.5万元后果断辞职开店;广东深圳,95后王女士从大公司裸辞转行卖快餐,一个月最多能挣4万元;浙江义乌,一对95后夫妻摆摊做小吃,平时日营业额在六七千元,偶尔可达到9000元……
在公众印象中,摆摊是一门小生意,门槛不高、收入有限。如今,摆摊经济在年轻群体中悄然兴起,动辄有摆摊月入过万的报道冲击受众眼球,怎不“亮瞎人的眼”?!人们在羡慕之余展开热烈讨论,甚至付诸行动各种效仿。
近年,摆摊风潮来袭,有人当作副业以补贴家计,有人当成创业项目来做,也有人是为了好玩体验生活。不论是基于什么心态选择摆摊,只要勇于尝试都值得鼓励。不过应当明白的是,摆摊可以“想摆尽摆”,但对于摆摊的收益要有合理预期,别指望都月入过万。那些通过摆摊最终实现致富愿望的案例,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并不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
事实上,这些看似具有高收益潜力的个案背后,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的。据报道,为了降低成本,宋护士通宵研究小程序、去档口考察,经常熬夜后第二天一早还赶去进货。不仅如此,她还在线上试着“云摆摊”卖水果,经营过程中也一直在试错、积累经验;而那对义乌95后夫妻,不仅每日要工作9小时,而且经营夜市摊位很辛苦。
不可否认,摆摊具有灵活、便捷、资金要求不高等特点,类似成功案例有不少,但因为摆摊而不得不面临收入不稳定甚至血本无归风险的失败案例更多。这一点透过相关话题下方的评论区,大量摆过摊或长期从事摊贩的网友经历分享不难得知。要知道,一旦你真正选择了摆摊,就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除了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敢想敢做的行动力,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应对的风险不可小视,不仅要考虑到货源、顾客、市场等多方因素,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来维护、发展生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的。
有道是人各有其才,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上述成功案例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盲目效仿。如果仅仅因为眼红别人的“致富神话”,就凭着一股劲头莽撞行事,而看不到别人成功背后的汗水与付出,只怕会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