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城区一小开展“踏青春耕”研学实践活动 | 商洛日报

为贯彻县科教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持续推动“双减”走深走实,2023年4月6日,柞水县城区第一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家长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急切需求,采取自愿参加原则,组织599人参加了为期一天的“踏青好时节 劳动最光荣”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本次劳动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共设置六大实践课程板块,学生在设置精巧、富含教育意义的实践课程中,身心得以极大舒展,体验感、快乐感、收益感都达到了极致。

第一个课程项目是“空中菜园”,一种全新的认知蔬菜、种植蔬菜的体验课程。农田里,学生们认识了很多的蔬菜,还学会了翻地、育苗、施肥和浇水;最有趣的是学生们还把农田搬回了家,一个适合于城里家庭阳台上栽种的DIY空中小菜园,被学生们种上自己喜欢的蔬菜,然后带回家观察和呵护蔬菜幼苗慢慢长大。

第二个课程项目是“神奇野菜”,在初步认识当地常见野菜的品质和外观特征之后,学生们去田间地头、河沟崖畔遍寻野菜,然后经历分拣叶菜、清洗野菜、烧煮野菜、品尝野菜等过程,真正意义上进行了一次忆苦思甜的体验和教育。

第三个课程项目是“春风饺子”,学生们用自己挖的野菜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做饺子馅、擀饺子皮并包制出了散发着淡淡野菜香味的“春风饺子”,学生在分享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也体验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勤俭品质和劳动价值观培育。

第四个课程项目是“春牛涂鸦”,如何在一件雪白的T恤衫上画出“春牛”的模样,小学生们能大胆创意,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创新设计让人惊叹孩子们如此丰富的想象力。

第五个课程项目是“敬仰院士”,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走进“李玉院士工作站”,聆听李玉院士研究食用菌的科学探究故事,感知“小木耳,大产业”的深刻内涵。同时,还现场感知了本县两位院士徐宗本、徐世烺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收获了一次很好的励志教育。

第六个课程项目是“节气密码”,学生们在快乐游戏中学习和认知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感受到了农事节令的深刻含义。

最后一个团建项目是“极限挑战动力圈”,孩子们靠着惊人的毅力和耐力合力挑战“动力圈”,在近600人的共同努力下,向自己的体能挑战、向团队协作的力量挑战、想自己未来的人生挑战…,终于圆满实现挑战目标,孩子们的情绪被激发到了极点,孩子们的自信、毅力和勇气实现了一次飞跃。

通过研学活动,学生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光的无限美好。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劳动实践之旅,也是一次励志奋进之旅,更是品格砺练之旅和梦想放飞之旅,感知时代变化之脉搏,聆听社会进步之声音,努力做一个不负韶华、奋发有为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