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春日里,初次踏上雄安这片土地,吸引记者注意的除了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还有那已建成片区美轮美奂的新式楼宇、干净整洁的现代街道、精神饱满的男女老少,一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正式设立。从此,这座未来之城就以令人赞叹的高起点高质量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规划、建设。
“城以民为本,民以城为家。” 六年来,雄安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新区群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得到更多实惠。仅2022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就高达344.84亿元,为新区人民打造了一张生活保障网,也为华北大地勾画了一幅人民幸福图。
安居:城里的阳光房落地窗
“我是第一批响应政府号召,拆迁搬进新楼房的。做了30多年村长村书记,现在退休了,正好赶上新区建设,迎来了好日子。”家住容东片区新荷社区红莲西园小区的包东才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自从2020年搬进新楼房,他就开始了舒适惬意的晚年生活。他和老伴把120平米的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阳台种着花草,客厅里摆放着收藏的瓶瓶罐罐,春日的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晒在茶几上,温暖舒适。他说,站在阳台上就能看见孙子的学校,照看孩子之余,老两口可以去老年驿站打牌、到广场跳广场舞,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的方方方面都能在小区及周边解决,比以前村里的生活惬意多了。
与包东才的情况差不多,原大河镇张市村的宋守奇,今年70岁,也是第一批搬迁户。在宋守奇家里,他十分热情地招呼记者参观了自己的新房,精致装修、南北通透、宽敞明亮。他说,一家9口人,打工的打工,念书的念书,一切都走向正轨。
据雄安新区财政支付中心王壮行同志介绍,雄安新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资金按进度全部保障到位,容东片区939栋安置房相继交付,可安置人口约7万人。
善育:城里的多样化校园
六年来,雄安新区大力支持教育质量提升,在尝试中摸索,在摸索中成长,一直致力于打造京津冀“教育模板”,仅2022年教育支出就达27.2亿元。
雄安容和佳泰幼儿园是容东片区的一所公立幼儿园。该幼儿园于2021年投入使用,因为这里的先进设施、优质师资和超前保育理念而备受家长和附近居民好评。36岁来自北京幼师实验幼儿园的孙珊是这里的园长,园里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她,亲切地叫她“园长妈妈”。走进幼儿园,园长向记者介绍道,除正常保育课堂外,幼儿园还设有15个特色班。正值孩子们“上课”时间,记者走进一个又一个特色教室,看到有的孩子在上科学课,有的上插花课,有的上舞蹈课,还有茶艺课、生态课、德育课,孙珊本人每周一还要给孩子们上琵琶课。如此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让家长们满意十足。孙珊说,容和佳泰是新建片区的第一批公办幼儿园,她就是要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爱心融入幼儿园。辛苦是真的,但是能给孩子们良好的学前启蒙太有意义了。
雄安的教育发展需要太多像孙珊这样的人,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从全国各地应聘来到雄安,在这片热土上播撒“奉献的种子”。紧邻容和佳泰幼儿园有一座名叫雄安容和乐民的小学,校长李汉泽是唐山人,一家三口于2021年搬到雄安工作学习。他笑着说:“我们这叫举家建设雄安。”李汉泽既是校长,也是学校硬笔书法课的老师,他的教育理念和孙珊很像,都是把敬业、专业和关爱当作办学的宗旨。李汉泽说,学校课后服务免费提供舞龙、古筝、钢琴、舞蹈等课程,从文化课到艺术课,处处彰显了学校“向着卓越生长”的办学理念。
操场上正在课间玩耍的六年级学生刘瑷铭是大河镇西孙村搬迁来的学生,当记者问他对新学校的印象时,他骄傲地介绍道:“我们学校有优美的环境,有特别爱学生的老师,还有有趣的课程,我特别喜欢校园生活!”身边同学李傲晴则大声地抢着说:“我每天上学时,校长都在校门口跟我们打招呼,我觉得特别亲切!”甘恬畅等一帮同学也争先恐后地你一句我一句描述了上学的快乐和收获,说着话,孩子们个个眼睛里有光,嘴角上有笑。
目前,新区已新建成29所学校、累计招聘2000余名高素质教师,还有4所高校选址落位,雄安教育正在奋起直追,蒸蒸日上。
就业:新区的工作前景广阔
零工驿站是雄安新区的一大特色,是新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好就业帮扶的具体举措。
在容东第二零工驿站,记者见到了站长李东。据李东介绍,自从2022年9月1日驿站成立以来,已经服务了3000余名回迁群众,帮助800余人找到工作。从发掘岗位、上门走访、组织招聘会、岗前培训,再到岗位推荐,整个帮扶流程零收费。而且驿站的很多工作人员本身就是回迁群众。
今年23岁的杨紫琪,原来是安新县大王镇向村的村民,家中有父母和妹妹,一家人靠种地和做服装生意为生。2022年1月,全家搬迁至容东片区的新房,10月份,她成为容东第二零工驿站的一名员工。如今的她,每天都在帮助身边的邻里乡亲找工作。她说:“我从一个求职者,变成一个帮扶者,看着曾经的街里街坊找到新工作,我感到很荣幸很自豪。”
据了解,雄安新区目前共有5家新区级零工驿站,这些驿站以片区回迁群众、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就业人员提供招工候工、现场招聘、信息推介等免费公益性服务,针对季节工、小时工等工作性质,专项整理推送信息,按需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通过零工驿站找到工作的回迁群众,每月工资3500元到5000元不等。
雄安新区财政支付中心副主任孙国新表示,2019年、2020年雄安新区保障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健康、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支出分别为21亿元和1491万元。2021年,筹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级补助资金6.6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各级补助资金10.68亿元,就业补助资金8752万元。2022年,筹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各级补助资金5.95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各级补助资金2.34亿元,就业补助资金2.3亿元。科学、充分的预算安排,织就了一张牢固的民生保障网,也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坚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