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成高标准农田近7500万亩
中国财经报 2023-03-28 09:28:51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山东财政筹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102.17亿元,支持完成6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456.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1108.76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连续2年突破1100亿斤大关。

据介绍,山东省始终把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首要任务,坚持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意见、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将粮食生产稳定度纳入乡村振兴综合考核内容,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列为16项省级督查检查考核激励事项之一,强化定期调度和督导考评。经过各级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的共同努力,2019年以来,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3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奖励。

为进一步强化财政保障能力,自2022年起,山东财政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财政补助标准从1500元提高至1950元,加大对年10亿斤以上产粮大县补助力度,对产粮大县承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每亩多给予150元的省财政补助。在此过程中,各级财政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多元化筹资方式,2022年发行政府专项债券16.62亿元,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受益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山东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打造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将新建任务优先向上述两区安排。以沿黄区域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完善建管护一体化机制,实现285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全部节水化。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80%以上,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以产粮大县为重点,开展整县推进创建,采取“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分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质量提升、土壤病害综合监测、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等有机融合,打造高标准农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山东省还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组织市县财政、农业农村部门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并将其作为2022年度全周期跟踪问效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督促市县全面完成年度项目建设任务,提升项目绩效管理水平。同时,为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山东财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纳入直达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和全省财政支农政策落实情况月度统计通报范围,对全省各级安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实行动态监控和定期通报,全面提升资金支出进度和使用效益。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