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湖北咸宁:以效能革命促稳经济政策高效落实
中国财经报 2023-03-24 16:23:07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财政局以零基预算、“免申即享”改革为抓手,推动财政治理理念、方法、效率变革,以高效能助力真拼搏、实赶超、争一流,交出了一份有质量、有温度的财政“答卷”。

提升政策绩效,稳经济

2022年,咸宁市国民生产总值1875.6亿元,增长4.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6.03亿元,可比增长12%,超全省3.6个百分点;民生支出占比78%以上;政府债务考核连续5年居全省前三。

一连串数字见证了咸宁市财政部门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实,推动经济总体回稳向好的生动实践。

按照应退尽退、应退快退的原则,咸宁市财政局依规加快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退免缓税38.78亿元。其中,留抵退税新政策办理1913户、退税23.89亿元,制造业企业缓缴“五税两费”5.59亿元、惠及2522户,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1.51亿元、惠及企业36219户,其他各项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办理38133户、减免3.55亿元,为企业减征社会保险费0.96亿元,缓缴养老、工伤、失业等三项社会保险费0.28亿元。

咸宁市出台和落实减租政策,为1345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1333万元;聚焦批零住餐限上企业和汽车汽油、家电家居、房地产等重点行业,以“香城欢乐购”“房车嘉年华”“绿色消费”等活动为抓手,发放消费券4934万元,累计拉动各类消费超2亿元。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2.34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居全省第一。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工作清单“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咸宁市创新“自选动作”,打好财税金融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全市经济稳定增长。

2022年6月,咸宁市从购房财政补贴、加大融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安排购房补贴8000万元,促进城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政策的刺激下,截至2022年底,城区完成商品住宅销售额24.7亿元,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工作目标。

2022年11月,咸宁市印发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实施细则,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服务业恢复发展、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缓缴和整治收费四大方面出台18条具体措施。

截至2022年底,全市投入融资担保风险代偿补偿专项资金1.09亿元,积极推广“4321”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为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增信26.15亿元,全年金融业对GDP贡献度达8.2%,金融业拉动能力稳步提升。

2022年12月,咸宁市从提高出口业绩奖励标准、增加重点展会补贴额度、新增出口信用保险补贴、鼓励企业防范汇率风险4个方面发力,促进外贸发展。“市级财政奖励资金将达到700万元左右,增幅比上年增加40%以上,预计带动全市出口增长10%左右。”咸宁市财政局产业发展科负责人陈前兰说。

2023年2月,咸宁市对标湖北省“稳健发展16条”,出台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健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本,持续推进惠购、惠游、餐饮、家电、汽车等消费券政策;新设立1.5亿元市级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纾困基金、1亿元离岸科创园创投引导基金,统筹安排3000万元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全力打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推动全市经济稳健发展。

提升管理绩效,增效能

面对财力极其艰难的局面,坚持向财政管理要绩效,是咸宁财政工作的主基调。

——在支出端,以为民理财的理念用财。“常态化过紧日子,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2023年在今年‘三公’经费、运转类项目经费至少压缩15%的基础上再压缩15%。”咸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良锋对市直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提出明确要求。

面对较大规模的收支缺口,咸宁财政采取“缓、收、减、统”等措施,全方位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持续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

全市已改造完成476个老旧小区,实现1737个住宅小区红色物业全覆盖。为11.3万名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救助资金5.3亿元。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1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持续推进“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扩充”项目,新增幼儿园学位6320个。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三孩配套生育政策。

一个个民生数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点赞,背后凝聚着财政干部的理财智慧。

——在管理端,以系统的理念提质增效。咸宁在全市全面推开零基预算改革,在全省率先探索运转类项目“定额+区间”标准体系和事前绩效评估论证机制,从源头上规范财政管理。

“零基预算改革彻底打破了原来‘钱拨到单位就是单位的钱’的固有认识,切实保障了各单位的经费稳定,缓解了单位的资金压力,有力地推动了部门预算编制朝规范化方向发展。”通城县财政局局长李亮说。

2022年,市本级按照区间标准安排运转类支出项目,年初预算运转类公用经费安排1.98亿元,较2021年下降12%,节约资金2700万元。

在监督检查方面,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全年开展“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市直单位财政财务专项检查等财经领域专项检查5项,发现并整改问题1356个、涉及资金31959.63万元,收回资金481.27万元。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工作居全省第二位,连续6年获省财政厅表彰。

在结果应用方面,咸宁财政建立预算安排与部门上年预算执行进度、财经纪律遵从度、绩效管理好坏程度、预算调整幅度、向上争资项目谋划力度等“五度”挂钩机制,切实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市本级每年节约资金3亿以上。

“做得好的,在预算安排上给予倾斜;做得不好的,压减5%—10%运转类经费。”咸宁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爱民说。

——在执行上,以周转的理念快拨快用。借鉴现代企业资金周转的经验,全面推开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将原来的申请、受理、拨付等6个环节,精简为文件比对、政策兑现两个环节,减少资金趴在账上和在途时间,同时按照“应上尽上”“能上快上”的原则,不断更新“免申即享”清单,做到项目全覆盖。

2022年,全年发布“免申即享”清单496个,兑现资金8.92亿元,惠及企业2766家、个人130万余人次。

同时,咸宁财政以“免申即享”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减环节、压时限、优作风、强服务,使财政资金快拨、快用,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效应。90%经费“免申即拨”,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办事环节从8个压缩为4个,资料从7项减少到4项,业务提速50%以上。

提升队伍绩效,强保障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以队伍绩效促进业务绩效,以作风绩效保障整体绩效,全面提升涵盖党务、政务、业务全方位的管理绩效。”咸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毛湘宁说。

作风之变助推效能之变。咸宁财政全面落实“三个三分之一”(向上争取,到基层、预算单位调研,处理日常事务时间各占三分之一)工作要求,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以拼搏赶超的劲头争资金。咸宁财政深入践行“项目为王”理念,强化激励约束。2022年,协同争取上级资金275.38亿元,同比增长43.1%。成功谋划发行10大领域、355个项目,争取新增政府债券95.54亿元,是上年的3.13倍。其中,专项债券77.74亿元,是上年的5.03倍。

2023年,全市新增专项债券申报发行工作继续加力提效,发行规模远超去年同期。1月已争取专项债券资金7.7亿元,有力助推全市2023年项目建设工作开门红。

——以脚踏实地的作风解难题。咸宁财政深入政府投资等重点项目检查、指导,协调解决问题。2022年,全市专项债券支出进度由4月末的26.8%提升至7月末的73.9%,年底达到98.36%。深入企业看财务报表、算利润空间、谋发展之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遍访782家小微企业,解决企业贷款、租金等问题52个。

——以全员监督的理念强监管。针对预算单位财会基础薄弱的问题,咸宁财政以全员监督、全员服务理念,深入全市40余家预算单位,开展市直预算单位财政财务检查、“一卡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财经秩序专项整治等专项检查5项,帮助单位纠正违规问题30余个,完善相关制度6项。

2023年,咸宁财政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深化市直单位财政财务管理综合改革,按照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方监管的原则,推行一个预算单位驻点一名财政监督指导员制度,局领导挂帅,86名财政干部职工成立了18个组,对188家预算单位财务工作开展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和服务,每月下沉单位不少于4天。实施1个月以来,累计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单位财务管理方面问题47个。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