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支持科教文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财经报 2023-03-15 22:51:41

2022年,财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部党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科教文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支持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夸父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中国太阳探测新时代;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东航,迈出市场运营的“关键一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为世界贡献三代核电技术的中国方案……2022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捷报频传。

2022年,为支持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迸发,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现,财政部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支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改革完善经费管理,推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国一般公共预算科技支出10023亿元,比上年增长3.8%。

2022年,财政部扎实推进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举措落地,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成果,推动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统筹,健全任务限项和查重机制,防止多头申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推进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举措落实落地,财政部会同科技部启动取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结题财务审计试点,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压实单位抓落实的主体责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下放的自主权“接得住”“管得好”。

2022年,为进一步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财政部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引导地方、企业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为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经费需求提供坚实保障,建立完善适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特别是疫苗和药物研发资金保障;支持“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加快组织实施,全面完成民口科技重大专项总结验收工作。

2022年,财政部积极支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支持力度。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提质增效,支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深化管理改革研究,批准设立的36支子基金共对外投资610家企业,带动社会资本投资1100亿元;大力支持科技馆免费开放,全国339家科技馆免费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推动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积极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二是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国普惠性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更加便捷,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学生入学重点高校机会不断增加,职业教育首批本科毕业生就业迎来开门红……2022年,我国教育公平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为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2年,财政部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39455亿元,比上年增长5.5%。

优先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更有力。2012—2021年,虽然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特别是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十年实现了不低于4%的目标任务。“4%”成果的持续巩固,有力推动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体制的巩固完善,有力支撑了我国举办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2022年,财政部贯彻落实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战略部署,持续做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跟踪监测和分析研判,督促和指导地方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进一步夯实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更有效。过去十年,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资助金额超过2万亿元,建成覆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促进教育公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资助政策完善永远在路上。2022年,财政部研究完善学生资助政策,加强学生资助补助经费执行监督,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持续实施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着力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

支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2022年,财政部持续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国家规定课程循环教科书更新配给比率,全国约1.58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获得免费教科书,约1400万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农村弱、城市挤等问题得到缓解;持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健全完善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博士生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支持基础学科和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积极支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是支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博物馆热带动文创热,冰墩墩成“顶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火“出圈”,在全国掀起致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青绿”旋风;敦煌国风虚拟数字人“天妤”带来文旅新场景、新体验……2022年,我国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亮点频现,人民群众在文化的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积蓄奋进力量。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支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2022年,财政部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推动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905亿元。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有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2022年,财政部全力保障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支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版本资源保藏传承工作;支持建成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支持国家通讯社扩大传播覆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更好地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2022年,财政部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修订印发《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支持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并提供基本服务;支持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支持各地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助于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22年,财政部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文物古籍和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和挖掘好红色资源;支持培养文化文艺人才,引导推出精品力作;支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切实履行中央文化企业出资人职责,推动中央文化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规范运作,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日趋丰富。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