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学素养!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将重点面向全市乡镇中小学校
惠州日报官方客户端 2023-03-13 12:07:48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神奇的甜玉米’实验,大家注意观察实验中所产生的颜色变化哦。”3月10日下午,32位身着红马甲的“小老师们”走进惠南学校,给同学们送上一堂饶有趣味的科普课。据了解,这些年轻老师来自“义之教”科普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均为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在读学生。惠南学校作为2023年惠州市科普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其中一站,“义之教”团队这次给小同学们带来的科普课包括:神奇的甜玉米、花青素的颜色变化、非牛顿流体等,涉及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频繁,气氛相当活跃。


勤动手、爱动脑,开展实验乐趣多


来自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叶逢春,是第一次参加“义之教”科普进校园活动。在科普课开始前,她向记者分享道,自己既有点紧张,也充满着期待。“我们小组准备的科普实验是‘神奇的甜玉米’,希望通过淀粉遇碘变蓝的化学反应,让同学们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叶逢春所在的义教小组共有五名志愿者,大多数成员是第一次参加此项活动,他们都非常期待与小同学们面对面进行交流。


随着最后一堂课的铃声响起,本次科普活动拉开了帷幕。记者走访了惠南学校三年级和四年级教室所在的楼层,看到志愿者老师在教室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科普讲演以及实验,讲台下的学生们则聚精会神地被深深吸引着。四年级(8)班的教室内,“神奇的甜玉米”也正在奇幻“上演”。从原理讲解,到材料分发、动手实操等,同学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也化身成为小小科学家,感受着淀粉和碘液之间的“惊喜碰撞”。勤动手、爱动脑的大家,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请教老师得到了答案,课堂学习氛围相当浓郁。

“这是咱们班第一次以科普课堂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作为班主任,我希望这样的课程多多益善,这对提升同学们的科学素养有很大帮助。”四年级(8)班班主任黄嘉慧说。同学们则纷纷表示,通过这堂课既了解了甜玉米和糯玉米的区别,也见证了化学反应中玉米成分的神奇变化。


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下沉乡镇中小学校


从本月初开始,惠州学院“义之教”科普志愿服务队已经先后走进全市5所中小学(汝湖中学、惠南学校、清河小学等),为1000余名同学带去了科普课程。接下来活动不仅会在城区学校开展义教,重点还会下沉到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乡镇。“我们团队会优先到汝湖、矮陂、马安以及三栋等地,相较于城市中心学校,这些地区学校的孩子们,接触到的科学教育更加有限。”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解欣斐博士向记者介绍,科普课堂能够针对性地补足乡镇学校科普教育的短板,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据了解,“义之教”科普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2017年,主要进行科普义教活动和乡村支教活动。近些年来,已和20余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惠及学生累计5000多名,并建设了“义之教”科普在线课程。“对于没有开展科学教育课程的学校来说,这是一种有益的科教补充,不仅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学习科学知识,还能鼓励他们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创作。通过我们小手牵大手的志愿科普活动,希望为孩子们打开探索科学的一扇大门。”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义之教”科普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王国莉说。


文图视频 惠报全媒体记者陈相成

一审黄若冰 二审林海燕 三审刘恒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