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委员圆桌|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促云南高质量发展
云南政协报 2023-01-12 15:37:12

          
        

委员圆桌

时 间:2023年1月10日晚

地 点:昆明洲际酒店

主持人:云南政协报社记者 张莹莹

嘉宾

宋光兴 省政协委员、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

朱书生 省政协委员、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副主委

陈光杰 省政协委员、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副主任

李孔斋 省政协委员、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九三学社云南省委委员

             
             
           
          

主持人的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



可以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我省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来看,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各位委员在实际工作和履职实践中对此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本期的“委员圆桌”邀请了4位省政协委员,从“科技创新”支撑角度,就如何促进云南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主持人: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云南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面临哪些难题?

 

 

宋光兴: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补政策,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首先,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1年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281.94 亿元,排全国第19位。但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0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2.44%)的一半,排全国第24位。我省全社会研发强度低的主要原因是,作为研发投入最重要来源的企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据统计数据显示,我省9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7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没有开展研发活动。


其次,创新主体、创新平台不多不强。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截至2021年,全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055家。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20家,同比增长25%。但从总量上看,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全国(33万家)的0.6%。另外,我省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仅为全国的1%左右。



第三,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活动相对较少。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的科学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另一方面,企业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了解不多,三者之间的协同联动不够;第三,我省的制造业以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创新的动力,对研发重视不够。民营企业中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多,中小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第四,人才总量不足,高端科技人才缺乏。2020年,我省研发活动人员达6.04万人,但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仅占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0.3%、3%左右。在滇“两院”院士仅占全国的0.7%。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领域,支撑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环境保护等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缺乏。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 开展有组织科研


主持人:请委员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朱书生: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有组织科研。


我从事农业科研和教育工作。从这些年的切身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有组织科研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农业科学是应用型科学,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依托资源优势,组织科研力量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才能取得大的突破。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有组织科研,在省科学技术厅的引领下,省内农业科学家围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需求取得了很多创新性成果。例如,在中共二十大代表通道上,朱有勇院士向全国人民介绍的山地水稻就是针对山区农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口粮不能自给的民生问题,由科研团队协同攻关,通过十余年持续研究,成功解决了水稻旱地分蘖和旱地杂草防除等技术瓶颈,实现了水稻上山旱地种植,为解决山区农民口粮生产难题提供了新方法。



在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针对中药材生产面临的高产低质、农残超标、原药材无地可种等难题,充分利用山区林下资源,通过多学科有组织科研协同攻关,建立了林下中药材有机生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了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缓解了中药材与粮食争地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优质产业。


这些成功的例子都表明,有组织科研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的重要性。但我们的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要从单点创新向系统能力建设提升,积极推进跨学科、跨产业的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构建有效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


主持人:云南如何突出特色,为国家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李孔斋:这个问题里的“特色”二字非常关键。云南省的科研实力在全国没有优势,但是却有突出的资源、气候和区位优势。其实省委、省政府早就关注这个问题了,一直强调的我省八大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包括绿色能源、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都是结合这些优势的产物,而且持续推出了很多举措。


但在科研上,这些优势的贡献还不是很突出,如果能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科研优势,必定能有效支撑我省科技自立自强。


首先,云南有着独特的生态资源,COP15在昆明召开,就是对这一优势的认可。


我举一个例子,猴子是生物、医学科研的重要资源,但是有资质的猴场数量不是特别多。云南独特的气候就适合养殖这类猴子,据统计,云南这类猴子的养殖占全国的22%。昆明理工大学的季维智院士早在2010年就成功实现了转基因猴,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家实现转基因猴的实验室,为靶向基因编辑技术在灵长类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而言,云南独特的生态资源可以支撑本领域的一流科研活动,为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其次,我省的绿色能源资源优越。我省的风光电和水能等绿色能源装机占比84%、绿色发电量占比90%以上、清洁能源交易电量占比97%,三项指标均全国领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要战略背景下,这样的优势尤为突显。将高耗能工业的节能减碳与绿色电力或燃料的应用相结合,进行基础研究突破并开发关键技术,是支撑国家“双碳”政策的重要手段。


第三,云南省是连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陆上大通道,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同时还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气候。如果能引进国内和国际著名科研机构入驻云南,打造西部生态宜居的科研重镇,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到产业支撑,形成综合优势,一定能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要的云南贡献。


培养引进并举 用人才驱动创新


主持人: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人才培养、引进,请各位谈谈建议。


宋光兴:“十四五”期间,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聚焦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要任务,以服务产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着力点,加大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培养引进力度,着力培养引进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支撑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营造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最优生态,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人才新高地和区域性科技创新人才中心建设。


关于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我谈以下几点建议:


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大力培养云南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人才,尤其是要依托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10所高校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依托职业院校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人才引进方面,各类创新主体要用好我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相关政策,借助高校的博士点、硕士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企业建立的云南实验室等平台和载体,大力引进省外、国外的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服务云南科技创新及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引进人才时,要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采取柔性引进方式,利用好《云南省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云南省支持柔性引进人才实施细则》等政策措施,通过科技入滇平台,尤其是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吸引更多省外院士专家及其团队与各州(市)、园区、企业开展合作,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及成果转移转化,以及组织开展院士行活动等,借助外力促进高科技人才、高技术企业落地云南,助力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际人才引进方面,要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围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与技术转移高质量发展,吸引南亚东南亚国家更多的青年人才来滇创新创业。


此外,要充分利用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腾冲科学家论坛等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和产业发展论坛,让国内外科学家、科技人才充分了解云南的资源优势、人才及产业政策,与我省创新主体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及产品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在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实效。


陈光杰: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升级迭代人才政策,给政策、优环境、搭平台,人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年是我省人才政策整合实施、迭代升级的重要一年。我省先后制定了《云南省“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云南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关于人才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十条措施》3个政策文件,并制定了《云南省支持柔性引进人才实施细则(试行)》等17项配套措施,初步构建起以“规划”为引领,以意见、办法、措施为支撑,以系列实施细则为补充的人才政策体系。


目前各项政策已逐步落地,特别是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实施后,得到了广大人才、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2022年共有1336名高层次人才、32个团队分别入选个人专项、团队专项。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最高达100万元,入选计划人才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最高达1000万元,还享有多项人才礼遇,在经费支持、柔性引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略高或持平周边省(区、市)。


通过强化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条件明显改善。围绕人才培养中的条件保障与队伍支撑,我省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平台和人才团队建设机制,构建了以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创新团队等为主的科技支撑体系。云南实验室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6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



在人才引进上,我省连续6年举办云南省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打造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人才引进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结合自身工作,我认为,我省人才工作仍面临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短缺、人才总量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人才强省、科技强省建设,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人才成长环境和政策保障需要持续优化,我认为,要让人才评价更加精准科学。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人才编制、岗位、薪酬管理等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在人事管理、公开招聘、职称评审等方面进一步下放权限,建立起以创新价值、研发能力、科技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此外,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的人才使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我们在高原湖泊保护和治理工作中发现,科研人员的参与度与科技创新的支撑度不足,在九大高原湖泊的日常管理和水质监测中应增加专业科研人员比重,让科研人员成为湖泊治理的骨干力量。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