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呼吸,再往前迈一步
——访打工人曾依云
中国财经报 2023-01-09 09:29:00

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媒介专业硕士毕业后,曾依云在2022年2月入职了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这是她离开校门、迈向职场的第一份工作。面对回国找工作的周折、工作时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里的烦恼,她认为,学会独自面对并处理这些或大或小的难题,很有必要。只有不断经历更多的试炼,人才会成长,才会长大。

这个24岁的温州女孩仔细思索片刻后,决定用“历练”这个词汇总结自己过去的一年。2022年的生活,对她来说就像是“一关难过一关过”的游戏关卡,有充满偶然性的离奇境遇,也有必然要面对的预料之中的考验。

“在我毕业后的第一年,学会靠自己的劳动换得一份薪水,并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无论这一步有多艰难,离开自己的舒适区有多不舍,但我还是要往前迈出这一步。”她说。

迈向何处,对曾依云来说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大学选专业、工作选去向等诸多贯穿她人生重要选项的选择题,最终拿笔勾选的人,是她的父母。她苦笑道:“就拿硕士的专业来说吧,教育学是我爸妈想让我学的,他们想让我当老师;其实我对传媒、市场营销类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选教育媒介,是一个折衷的选项。”

至于选工作,同样充满了代际间的张力。她的父母是改革开放后抓住机遇、充满商业智慧的温州商人。蹚过河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自己吃过的苦。他们希望女儿留在身边,找一份“安稳的、朝九晚五、无关薪水高低”的工作。

她的父母有能力在温州照理好她的一切,帮他置办好诸如车或房在内的物质生活,为她减轻压力。她理解父母的考量,但她很清醒,一直依赖她的父母:“人不能永远是小孩子,总要学着长大成人。”

她爱他的父母。在外读书的时候,偶尔情绪低落,她总是会冒出找妈妈的念头。“好像和妈妈坐在一起,哪怕什么都不说,就会觉得很暖心啊。”去年3月,领到了第一份工资后,她给父母和妹妹买了礼物、发了红包。她笑着说,“那天大家都很开心,我爸从来没有这么快领过我发的红包。”

曾依云对自己目前的工作还算满意。她主要负责新产品的市场研发与推广方面的工作。她所在的公司主要从事新鲜乳品与烘焙食品的产销与连锁经营,在江浙一带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地铁口、小区边、商圈里,走几步就能看见她设计的的商标。

她说,自己小时候也是喝着这个品牌的牛奶长大,对这个品牌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在国外念书的时候,她看到很多英国本土的企业有着很长时间的历史,似乎经久不衰。她觉得,中国本土品牌可以做到,也可以做得更好。

“看着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看着自己的想法印在各种口味的牛奶瓶上,被摆在大大小小的货架上,然后被消费者挑中,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也很有成就感。”曾依云说。

尽管并非商科专业出身,但她发现自己学过的知识与技能总能在一些场合派上用场。她说:“最近推广调制乳产品时,我对乙方广告公司发来的广告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视频内容的风格、节奏提出了修改意见,调整后视频在社交平台的传播量就提高了不少。”

当然,工作难免遇到琐碎、无趣与倦累。她很想倾诉,但学会报喜不报忧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好在她找到了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支点。在疫情居家隔离时,曾依云养成了运动的习惯。“难受的时候流点汗,感受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很快就可以获得新的能量。”

2023年,她希望自己能在职场渐入佳境,希望自己有机会独立完成商业项目,从“产品经理助理”晋升为“产品经理”。“年轻不就应该去闯吗?逃避挑战、迟迟不肯尝试,才是懦弱吧。”曾依云鼓励着自己。

人生的路口向左还是往右,不重要。她说:“每个人都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关键是在往前走、在成长、在进步。遇到犯难的坎也别急,先调整好呼吸,然后勇敢地迈过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