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财政局以节约优先为导向,创新举措,建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
一是以事前控制为切入点,重点推进成本绩效目标编制与事前评估工作。在预算编制环节,着力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将成本绩效目标的预期支出标准作为事前绩效评估重要内容。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升级,细化预期成本构成。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准确划定政府补贴范围,剔除不必要成本。
二是以多方比较为切入点,细化成本构成,建立成本数据库。聚焦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和城市建设,覆盖重大项目和重要政策,构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通过财政投入成本与预期效益比较,以细化成本构成为起点,拓宽思路,寻求成本控制新方法。以实际发生成本为基础,将理论测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采用就低原则,确定标准成本。科学设置成本基准线,进一步规范折旧、摊销计提方式,适当提升节能、降耗支出标准等。在建立成本数据库基础上,分析成本结构、测算可控与不可控成本比例、年度变化趋势等,为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奠定基础。
三是以全过程绩效管理为切入点,建立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根据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要求,建立财政补贴与绩效评价联动机制,形成“项目入库分析成本、预算编制细化成本、预算审核核定成本、预算执行控制成本、预算完成评价成本”的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
四是以信息公开为切入点,加强成本预算管理结果应用与社会监督力度。按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新成效,建立党委、政府领导,财政部门牵头、预算部门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机制,切实推进结果应用,督促预算单位重视项目资金成本控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按要求及时公开成本绩效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