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衍
推动新时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注重历史性。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迅猛发展,打造了一大批富有特色的民族职业教育品牌,为促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所以谈新时期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大家要有历史的眼光,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把好的经验传承下来,把一些品牌性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机构保护下来,以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其次要注重特色性。民族地区地域文化鲜明,特色明显,在做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上,要因地制宜,打好特色牌,在特色中寻找亮点,既传承了民族文化,推动了民族职业教育发展,也造福了民族地区的人民。然后要注重公平性。从今天来看,我们仍然要本着扶持的态度,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就地方而言要有相应的政策倾斜,通过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带动发展。最后要强调责任心,一个是从政府层面,一个是从民族地区民众的主体方面而言,要意识到我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中展现作为担当,积极树立民族地区职教“标杆”,全力打造教育人才新高地。
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铜仁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树立了品牌,创建了一定的经验。铜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合地区,要发展职业教育,一要做好主要民族人口技能教育工作,提升技能增量,尤其是青年流动群体的技能提升工作。二要进一步做好民族文化传承、传播工作,通过教育以及记忆传承,和非遗大师的合作,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让民族文化、非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三要注意进一步锻造职教新模式,通过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将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更好的锻造经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